[导读]:平安基金的一位基金经理也认为,在具体操作中不能完全被动接受持仓的“长线品种”的短期波动,基金经理处理长期增长品种在短期阶段表现时,尽可能在每次波动过于乐观的阶段,相应降低它的持仓占比,这在许多龙头股达到最乐观阶段后已经有所体现,在某些低迷阶段要敢于对确定性加仓,但也要综合考虑避免仓位的“无效化”。
A股火爆行情的背后,对许多基金经理而言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在本轮计算机为代表的AI行情启动前,一批公募基金经理和行业研究员未能熬过计算机的寒冬,而这些去年底离职基金经理所持仓的计算机相关标的,多已成为今年A股市场的牛股。对于基金经理熬不过寒冬的现象,多位基金经理接受采访时表示,不能以长期投资逻辑取代基金经理的短期需求,公募基金产品本身也具有“时间周期”,因此需要避免基金重仓股在相当长时间的无效化。
只闻新人笑,谁知旧人哭
人工智能所引爆的计算机、信创、互联网行情的另一面是,许多基金公司的投研人员,没能熬过“寒冬”。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华南地区的一位为公募大佬服务的计算机行业研究员,在长期的“无所事事”后,在去年三季度无奈离职。在基金公司里面“闲得发慌”,是去年或过去几年中许多计算机行业研究员的真实写照。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