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速查 - 基金速查网 - 开放式基金数据大全,每日基金净值查询
上证综指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沪深300 基金指数

【她力量】\"女性是天生的投资者!\"接连押中消费牛股,嘉实基金常蓁:未来看好三个方向

2023-03-08 00:00:00 编辑:基金速查网

[导读]:站在当下时点,常蓁研判后期股市走势时认为,从基本面的角度上,当前A股整体估值处于低位,且经济处于疫后复苏的阶段,理论上看,今年是获得正收益概率比较大的一年。

  银河证券:本轮养殖利润有望超市场预期 建议积极布局生猪养殖板块

  不断优化持仓结构 大型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回暖

  国泰君安:库存维持降势 继续看好钢铁板块投资机会

  皮海洲:如何看待中国上市公司回购金额首超股权融资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自下而上寻找医药行业的阿尔法

  编者按:在男女传统的角色分工被打破,更多人寻求性别突破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她力量”在职场中已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值此“三八妇女节”之际,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走进外资银行、公募基金等金融行业,与多位业内翘楚进行深度对话,呈现聚焦“她力量”的金融机构系列人物专访。

  “一般情况下,家庭的消费支出大部分由女性来做决策,因此女性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消费品类,对这一板块上女性的基金经理会更敏感,对于产品和商业模式的理解会更深入。”嘉实基金平衡风格投资总监常蓁这样说。

  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常蓁很“幸运”地被公司分配至消费板块的研究条线,在这一长坡厚雪的黄金赛道潜心研究了近8年的时间后正式开始投资生涯。

  巴菲特说过:女性天生是很好的投资者。常蓁总结自己的性格时表示,谨慎的性格使其做投资决策倾向于深思熟虑,稳重的特点让她买入和卖出的操作比较少,换手率非常低,且她的持仓周期很长,更多地从长期维度去考量公司,这与巴菲特总结的女性天然适合投资的“三个特征”不谋而合。 ... 网页链接

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今年以来整体取得正收益的女性基金经理,后续投资将瞄准哪些方向?拙愚资产基金经理孙艳认为,在经济复苏背景下,大部分行业盈利预期会在去年低基数基础上有所增长,尤其是业绩稳健的高股息率蓝筹股、高端白酒为代表的部分细分消费板块值得重点关注(2023-03-09 00:00:00)

    标签: 经理 业绩 女性 收益 私募基金 整体 复苏
  • 巾帼不让须眉。越来越多的女性基金经理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金融行业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线。林小聪:今年市场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是美联储加息超预期、俄乌冲突和国际关系。(2023-03-08 00:11:00)

    标签: 复苏 市场 投资 行业 经济 成长 可能 预期
  • 自9月24日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布以来,A股走强趋势明显。不仅A股成交量持续放大,人气高涨,一个多月来北交所的股票整体涨幅可以说是一骑绝尘。北交所也持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10月10日,北交所官网发出多份自律监管措施决定书和纪律处分决定书,对违规减持采取处罚措施。(2024-11-16 02:07:00)

    标签: 投资 估值 指数 限购 产品 成立
  • 近日,光大证券举行2025年度投资策略会。光大证券预计,2025年A股有望继续走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趋势,市场风格或将在均衡与成长之间摆动,重点关注高成长板块与偏消费两大方向。主题投资方面,张宇生称,两类主题值得关注:一类是政策支持类主题,包括并购重组、市值管理等;另一类是科技类主题,包括AI产业链以及自主可控相关方向。(2024-11-16 02:03:00)

    标签: 市场 光大 主题 政策 预期 经济 成长 上行
  • 一位指数基金经理认为:“对ETF来讲,如果规模更大,流动性相对也会更好,相应地交易成本更低。(2024-11-16 07:39:00)

    标签: 指数 规模 产品 市场 流动性 公司 突破 关联基金: 国泰中证A500ETF 景顺长城中证A500ETF 招商中证A500ETF
  • 随着上市公司陆续发布股份回购报告,多只重量级基金产品的最新调仓动向浮出水面。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钟帅管理的华夏行业景气、华夏远见成长一年持有,祁禾管理的易方达环保主题,闫思倩管理的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等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在四季度进行了调仓尚太科技发布的三季报显示,该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5.26亿元,同比增长26.75%。太平洋证券研究所估计,公司三季度的销量为6.45万吨,环比增速超过20%,其中快充产品占四分之一左右,后续有望逐渐往上提升(2024-11-16 00:00:00)

    标签: 公司 股份 管理 股东 持有 风电 产品
  •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在息差降幅企稳、规模稳定扩张、其他非息有力支撑的情况下,上市银行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环比改善。当前海外进入降息周期,港股国际大行的信贷规模增长有望改善,同时通过利率套期保值等方式能够对冲部分净息差下行压力。(2024-11-04 07:17:00)

    标签: 息差 增速 降幅 改善 存款 信贷 商行
  • 成立近一周年首批20只浮动费率基金全部斩获正收益中国基金报记者张燕北孙晓辉首批浮动费率基金于去年四季度市场低点时低调发行并陆续成立,运作近一年时间均斩获正回报。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认为,浮动管理费的收费方式目前仍在探索阶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投资者的成本,但投资者的收益最终还是由投资的底层资产决定的(2024-11-03 10:03:00)

    标签: 费率 投资 浮动 投资者 管理 管理人 持有
  • 随着上市公司陆续发布股份回购报告,多只重量级基金产品的最新调仓动向浮出水面。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钟帅管理的华夏行业景气、华夏远见成长一年持有,祁禾管理的易方达环保主题,闫思倩管理的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等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在四季度进行了调仓尚太科技发布的三季报显示,该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5.26亿元,同比增长26.75%。太平洋证券研究所估计,公司三季度的销量为6.45万吨,环比增速超过20%,其中快充产品占四分之一左右,后续有望逐渐往上提升(2024-11-16 00:00:00)

    标签: 公司 股份 管理 股东 持有 风电 产品
  • 中信建投研报称,医药流通行业稳健增长,市占率稳步提升。随着院内诊疗秩序恢复叠加长期医保支出稳健增长,医药流通行业长短期增长动能充足,且医保局推出预付金政策,利于行业规模及周转效率提升外延并购标的业绩不达预期致商誉大幅减值:倘若公司外购标的整合不及预期,或将导致商誉减值,进而影响公司业绩。(2024-11-15 07:40:00)

    标签: 增长 行业 业务 流通 提升 医药 市场 稳健
  • 规模直逼4万亿元——ETF大时代来了。ETF规模爆发式增长,权益投资生态圈随之生变:从话语权看,被动基金持仓超主动,成为影响市场的中枢力量;从投资价值链看,机构更加聚焦龙头标的,A股有望走出龙头引领行情;从市场风格看,大小盘分化越来越明显,中短期内小盘股活跃或成常态部分基金公司构建了指数策略体系。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表示,在“ETF+投顾”日益成为财富管理主流模式的大背景下,为更好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公司在市场通用的投资策略基础上,基于多资产研究积累开发了多种“投顾化”的指数投资策略,希望跳出以单个产品为单位的服务模式,打造以组合和策略为单位的服务模式,发挥ETF“模块化”的核心功能(2024-11-12 05:20:00)

    标签: 指数 投资 规模 市场 公司 投资者 持仓 关联基金: 广发中证A500ETF 国泰中证A500ETF 华安创业板5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 华夏沪深300ETF 华夏沪深300ETF
  • 生存不易的公募环境下,部分基金经理正以两头押宝甚至三头的方式稳坐钓鱼台。随着赛道策略连续多年在业绩年度排名中碾压个股精选,简单粗暴、两面下注的赛道化投资成为不少一拖多基金经理的生存法则。显而易见的是,虽然个股精选在业绩排名中往往吃力不讨好,但却能更加反映出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与业绩评价,因而也成为公募FOF覆盖的偏好对象。以FOF覆盖最多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之一的刘旭为例,尽管他管理的多只产品没有任何一只产品年内收益率超过30%,但其所管的多只基金均采取个股精选和平衡策略,不同产品间并未出现一正一反、一空一多的多头讨巧操作,这使得其所管各产品的业绩差异极小,从而使基金经理的持仓风格和投资策略,更加真实地与业绩实现匹配。(2024-11-12 15:15:00)

    标签: 业绩 经理 赛道 产品 策略 押宝 仓位
  • 行业环境变化,2024H1医药板块增长承压。在部分行业疫情高基数、集采扩面、行业整顿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板块整体收入增长承压,包括过去一年新的院内外环境收紧对今年上半年进一步形成新的影响聚焦“创新”和“改善”主线。创新政策支持导向明确;强刚需稳健增长;院内药品和器械复苏。(2024-09-07 07:47:00)

    标签: 承压 增长 板块 估值 创新 影响 复苏 行业
  • 新基金“子弹”密集供应!这个赛道突然爆发蔡强分析,展望未来一段时间,由于年初至今医药板块跌幅靠前,意味着后续有更大的反弹空间;从行业基本面来看,去年疫情管控放开导致的高基数二季度会逐季好转,到了下半年行业增速有望提升;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医药仍有不少成长确定的细分领域,比如创新药、创新器械、医药商业等,当前投资对医药板块不应悲观,医药投资的核心还是深入研究好公司,挖掘被低估的股票,相信优秀医药股的价值终将回归。(2024-07-16 02:42:00)

    标签: 医药 赛道 港股 创新 生物 公司 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