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证券投资中,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再好的投资者也很难覆盖市场上所有的投资机会。不过,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理由。如果基金经理自己都觉得,把资产配置在房地产,而不是自己管理的基金上更有效,那么投资者又有什么理由去买他的基金呢?
首批10只中证A500ETF规模达1150亿元 20只场外基金募资近800亿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在证券投资中,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再好的投资者也很难覆盖市场上所有的投资机会。无论是普通投资者,还是专业投资者,寻找优秀的基金来帮助自己管理一部分资产,都是不错的选项。
来自基金经理的信心
如何找到好的基金呢?除了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等主观指标之外,我最看重的客观数据指标,就是基金经理自购的金额。为什么基金经理自购,尤其是大额自购如此重要呢?
答案都是否定的。最了解一只基金的人,是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因为基金经理决定基金的具体投资运作,他一定是对这只基金最了解的人。
当投资者面对一只基金时,谁是最了解这只基金的人?是基金代销机构——银行和证券公司,还是第三方评价机构?
由此,投资者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基金经理自购,尤其是大额自购,是特别重要的指标了。
作为最了解一只基金的人,如果基金经理非常有信心,大额认购了自己的基金,甚至一些基金经理在大额认购之后,承诺锁定三年、甚至五年,那么投资者有理由相信,这只基金是可以信赖的,至少它的实际管理者这么认为。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