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因而,基金清盘的现象也将越来越常态化。尤其在监管审批提速、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基金产品供给速度正迅速加快。至于一些缺乏长期业绩和特色的产品,大概率会被市场“优化”。
首批10只中证A500ETF规模达1150亿元 20只场外基金募资近800亿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9日,今年以来已有34只基金发布清算报告。与此同时,年内还有36只基金宣告终止合同,展开清盘。其中多数产品因规模“迷你”而触发自动清盘程序。
有业内人士表示:“包括春节假期在内,2023年1月共有41只基金‘关停’。与去年同期清盘的29只基金数量相比,增长41.38%,这或将是清盘速度加快的信号。”不过,就在部分无奈宣告基金清盘之时,也有部分基金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组织产品“上新”。
不难发现,在基金市场“冷热不均”现象的背后是基金行业优胜劣汰的常态体现,深入来看,基金公司、销售渠道、基民等多方主体同样也在展开博弈。这一趋势下,基金清盘的现象或将越来越常态化。一些缺乏长期业绩和特色的产品,大概率会被市场“优化”。毕竟,投资者乐意申购的依然是风格特色鲜明且能长期保持业绩优异的产品。
另一层面来看,在监管倡导的行业高质量发展前提下,同质化、缺少自身特色的基金产品,往往会被市场淘汰,同质化正被市场抛弃。记者在与基民交流中,也常遇到“市场需要这么多基金吗”的困惑,万只基金产品的大市场,往往却一基难求,背后原因多方面,优胜劣汰是基金市场应有之义。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