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基金公司的投教中,“没有长期持有”经常被用来解释基民为何亏损。此类话语背后,似乎隐含着一套“投资规范”,如基民应该定投、应该逢低补仓。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从2019年和2020年的百亿爆款和造星盛宴,到2021年特别是2022年的赛道坍塌和明星陨落,公募基金行业走过了一个有起有落的发展周期。潮水退去后,公募行业格局已悄然生变:曾依赖爆款基金做大规模的头部公募,因大基金业绩拖累逐渐沦为“业绩腰部”公司。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对券商中国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期间首发规模超百亿的36只股混基金,在2022年录得超20%的平均跌幅。Wind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间偏股业绩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已不见耳熟能详的头部公募身影。但削弱业绩的不是基金规模本身,而是大基金的单一策略与市场风格的严重偏离。
《榜单》显示,过去5年主动股票投资管理能力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分别为信达澳亚基金、农银汇理基金、新华基金、建信基金、汇丰晋信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圆信永丰基金、易方达基金、申万菱信基金、华富基金;过去4年的前十公司分别是农银汇理基金、前海联合基金、信达澳亚基金、建信基金、鹏扬基金、申万菱信基金、新华基金、圆信永丰基金、易方达基金、国泰基金;过去3年前十的公司,分别是中庚基金、中泰证券资管、前海联合基金、农银汇理基金、建信基金、鹏扬基金、财通证券资管、申万菱信基金、汇丰晋信基金、新华基金。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