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速查 - 基金速查网 - 开放式基金数据大全,每日基金净值查询
上证综指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沪深300 基金指数

“李鬼”频现 多人中招!套路惊人相似 公募纷纷预警 如何避免“撞鬼”?

2022-10-02 00:09:00 编辑:基金速查网

[导读]:资本市场“李鬼”频现,投资者如何辨真假?随着中国资管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众资管公司的名称已经越来越为大众所熟知。此外,“李鬼”APP上向投资者展示的金融产品信息也漏洞百出。起投金额曾出现108000元、255000元这类较为随意的数字;部分号称“高端领投”的产品有着超过1%的“日化收益率”——这意味着年化收益率超过了300%;“低风险”写成“低型风险”等等

  重阳、勤辰等知名百亿私募接连公开“打假”,发生了什么?

  行情迅速回暖 警惕“李鬼”基金

  人民日报华平文章:从“年产过千万”看“特斯拉效应”

  6家公募机构同日申报创业板50ETF产品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随着中国资管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众资管公司的名称已经越来越为大众所熟知。然而,也有不法分子从中嗅到“商机”,利用消费者对专业金融机构的信任进行诈骗活动,导致资本市场“李鬼”频现。

  进入9月,又有多家机构公告了自己被“李鬼”仿冒的情况,向投资者发出警示。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海富通基金、中航基金、新沃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分辨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义进行诈骗。无独有偶,知名外资机构路博迈也于近日发布公告称,有不法分子利用公司英文名称NEUBERGER BERMAN的音译“纽伯格伯曼”的名义进行网络诈骗。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就在今年下半年,易方达基金、万家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等公募机构也发布了类似的提示。根据知情人士的描述,此类网络诈骗的手段具有相似性,已然形成了套路。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已有不少投资者中了金融“李鬼”的圈套,部分投资者深陷其中,蒙受了经济损失,希望广大投资者擦亮双眼,谨防上当受骗。 ... 网页链接

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自9月24日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布以来,A股走强趋势明显。不仅A股成交量持续放大,人气高涨,一个多月来北交所的股票整体涨幅可以说是一骑绝尘。北交所也持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10月10日,北交所官网发出多份自律监管措施决定书和纪律处分决定书,对违规减持采取处罚措施。(2024-11-16 02:07:00)

    标签: 投资 估值 指数 限购 产品 成立
  • 中金公司研究部近日发布了2025年A股策略展望报告,主题为“已过重山”。中金公司判断,A股市场中期底部或已在2024年出现,2025年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望整体好于2024年,结构性机会将进一步增多当前,投资者普遍关注沪深300等指数市盈率已向上修复至历史均值附近。中金公司认为,市场估值并非刻舟求剑。(2024-11-15 01:21:00)

    标签: 估值 公司 市场 有望 均值 政策 改善 投资者
  • 自9月24日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布以来,A股走强趋势明显。不仅A股成交量持续放大,人气高涨,一个多月来北交所的股票整体涨幅可以说是一骑绝尘。北交所也持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10月10日,北交所官网发出多份自律监管措施决定书和纪律处分决定书,对违规减持采取处罚措施。(2024-11-16 02:07:00)

    标签: 投资 估值 指数 限购 产品 成立
  • 近日,光大证券举行2025年度投资策略会。光大证券预计,2025年A股有望继续走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趋势,市场风格或将在均衡与成长之间摆动,重点关注高成长板块与偏消费两大方向。主题投资方面,张宇生称,两类主题值得关注:一类是政策支持类主题,包括并购重组、市值管理等;另一类是科技类主题,包括AI产业链以及自主可控相关方向。(2024-11-16 02:03:00)

    标签: 市场 光大 主题 政策 预期 经济 成长 上行
  • 2024年终将至,各家公募机构已进入年终业绩排名的冲刺阶段。截至目前,科创、北交所、人工智能、半导体、低空经济等科技成长主题成就了一批绩优公募基金,这与上半年QDII和红利风格领先的格局截然不同与此同时,也有公募人士认为,基金经理需要在遵循投资策略和保护投资者利益之间找到平衡,同时具备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和适应能力,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为投资者创造稳定且有吸引力的回报。(2024-11-15 05:39:00)

    标签: 投资 业绩 科技 漂移 风格 基准 赛道
  • 证券时报网讯,11月13日有30家公司被机构调研,按调研机构类型看,基金参与15家公司的调研活动,其中,5家以上基金扎堆调研公司共7家。ST华通最受关注,参与调研的基金达18家;若羽臣、华锐精密等分别获17家、12家基金调研。证券时报网讯,11月13日有30家公司被机构调研,按调研机构类型看,基金参与15家公司的调研活动,其中,5家以上基金扎堆调研公司共7家。ST华通最受关注,参与调研的基金达18家;若羽臣、华锐精密等分别获17家、12家基金调研。(2024-11-14 10:55:00)

    标签: 调研 公司 参与 机构 证券时报 扎堆 时报
  • 一系列增量政策正助推中国资产重估,外资加码中国的趋势也越来越清晰。10月,境外上市中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录得人民币1115亿元的净流入,截至月末规模达到人民币8180亿元,单月增幅为9%此外,高盛也在10月5日将中国股市上调至“超配”的一个月后,再度发布研报“唱多”中国资产。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及团队在11月4日发布的研报中,维持了对中国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并预计未来12个月这两个市场的潜在回报率在20%左右。(2024-11-12 01:28:00)

    标签: 资产 外资 规模 上市 股票 市场 截至
  • 10月以来,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ETF规模出现大幅增长。数据显示,在美上市的规模较大的5只中国股票ETF最新规模合计为296.89亿美元,相较于9月底猛增近100亿美元。“市场可能会出现阶段性震荡,但复苏回暖趋势并不会改变。我们现阶段会继续在内需和新质生产力领域积极选股,并密切关注出口链中优秀公司的业绩和估值,等待合适的配置机会。”富达基金股票基金经理张笑牧称。(2024-11-11 01:29:00)

    标签: 规模 资产 增长 股票 上市 大盘股
  • 10月11日,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近期泓德基金发现有不法分子冒用“泓德”“泓德合办”及其工作人员名义,通过诱导投资者点击来源不明链接及下载手机客户端等出售产品,进行非法集资诈骗活动,骗取投资者钱财。对于这一“李鬼”现象,泓德基金提醒投资者对非法活动要保持警惕,维护好自身权益。此外,还有以网络刷单、网络赌博、基金清算等为由头进行诈骗的情况,但实际上,基金公司并无相关刷单返现业务,更没有任何网络赌博相关业务。(2023-10-12 01:10:00)

    标签: 投资 投资者 公司 网络 进行 诈骗
  • 随着公募基金的迅猛发展,市场里也出现了“李鬼”冒充公募基金事件。对此,包括泓德基金、银华基金、大成基金、南方基金等多家公司纷纷发布打假公告,提醒投资者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据了解,假冒基金公司诈骗的常用手法包括冒用基金公司名称、App、以及工作人员照片姓名,通过网站、QQ群等渠道从事虚假宣传、非法集资、培训退费等,骗取投资者钱财,又或通过自媒体平台等散布虚假信息非法牟利。(2023-10-12 09:02:00)

    标签: 公司 投资者 投资 包括 通过 诈骗
  • 一位指数基金经理认为:“对ETF来讲,如果规模更大,流动性相对也会更好,相应地交易成本更低。(2024-11-16 07:39:00)

    标签: 指数 规模 产品 市场 流动性 公司 突破 关联基金: 国泰中证A500ETF 景顺长城中证A500ETF 招商中证A500ETF
  • 随着上市公司陆续发布股份回购报告,多只重量级基金产品的最新调仓动向浮出水面。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钟帅管理的华夏行业景气、华夏远见成长一年持有,祁禾管理的易方达环保主题,闫思倩管理的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等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在四季度进行了调仓尚太科技发布的三季报显示,该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5.26亿元,同比增长26.75%。太平洋证券研究所估计,公司三季度的销量为6.45万吨,环比增速超过20%,其中快充产品占四分之一左右,后续有望逐渐往上提升(2024-11-16 00:00:00)

    标签: 公司 股份 管理 股东 持有 风电 产品
  • 10月11日,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近期泓德基金发现有不法分子冒用“泓德”“泓德合办”及其工作人员名义,通过诱导投资者点击来源不明链接及下载手机客户端等出售产品,进行非法集资诈骗活动,骗取投资者钱财。对于这一“李鬼”现象,泓德基金提醒投资者对非法活动要保持警惕,维护好自身权益。此外,还有以网络刷单、网络赌博、基金清算等为由头进行诈骗的情况,但实际上,基金公司并无相关刷单返现业务,更没有任何网络赌博相关业务。(2023-10-12 01:10:00)

    标签: 投资 投资者 公司 网络 进行 诈骗
  • 市场情绪躁动之下,“李鬼”又盯上了基金公司。根据6月14日九泰基金公告,近期发现有不法分子冒用该公司名义,通过网站诱导投资者下载仿冒APP进行非法活动,损害投资者和公司合法权益此外,今年5月上海市公安局在通报上海警方全力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的措施成效时,介绍了全国首例利用网络直播“打赏”实施洗钱犯罪案件的有关情况。近年来经济犯罪涉及领域持续扩散,犯罪手法不断的传导变异升级,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首先就是与网络流量叠加,甚至应用各类网络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实时经济犯罪,致使涉案金额更大,传播速度更快,社会危害加剧;二是以新型业态为掩护,利用影视投资、商户加盟、虚拟币投资、医疗美容等新兴的市场热点,制造噱头,侵害群众财产安全,隐蔽性更强,迷惑性更大;三是瞄准专项补贴、出口退税等国家政策,危害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公众利益。(2023-06-17 07:08:00)

    标签: 投资 公司 投资者 证券 不法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