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资本市场“李鬼”频现,投资者如何辨真假?随着中国资管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众资管公司的名称已经越来越为大众所熟知。此外,“李鬼”APP上向投资者展示的金融产品信息也漏洞百出。起投金额曾出现108000元、255000元这类较为随意的数字;部分号称“高端领投”的产品有着超过1%的“日化收益率”——这意味着年化收益率超过了300%;“低风险”写成“低型风险”等等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随着中国资管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众资管公司的名称已经越来越为大众所熟知。然而,也有不法分子从中嗅到“商机”,利用消费者对专业金融机构的信任进行诈骗活动,导致资本市场“李鬼”频现。
进入9月,又有多家机构公告了自己被“李鬼”仿冒的情况,向投资者发出警示。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海富通基金、中航基金、新沃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分辨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义进行诈骗。无独有偶,知名外资机构路博迈也于近日发布公告称,有不法分子利用公司英文名称NEUBERGER BERMAN的音译“纽伯格伯曼”的名义进行网络诈骗。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就在今年下半年,易方达基金、万家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等公募机构也发布了类似的提示。根据知情人士的描述,此类网络诈骗的手段具有相似性,已然形成了套路。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已有不少投资者中了金融“李鬼”的圈套,部分投资者深陷其中,蒙受了经济损失,希望广大投资者擦亮双眼,谨防上当受骗。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