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2年一季度的A股市场落下帷幕,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市场出现了一定调整,部分热门赛道标的调整下跌。不过,在不少标的展现出较好的投资价值之时,基金经理们也提示需要坚持“精挑细选”。兴业基金权益研究总监邹慧提示,超额收益一定来自于差异化,而差异化可能更多来自于精细化,需要反复验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否能经得起行业变化所带来的冲击,包括供需格局的变化、成本上升、管理难度加大、技术变迁等
中信建投:多因素加速市场集中 医药流通行业头部企业估值有望改善
国泰君安:地产进入新阶段 预计资产整合和重组将成为接下来的看点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2022年一季度的A股市场落下帷幕,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市场出现了一定调整,部分热门赛道标的调整下跌。然而,在此期间,机构调研热情却急剧升温,1314家公司得到关注,且热度最高的上市公司与新能源、生物医药板块挂钩。
值得注意的是,谢治宇、张坤、崔宸龙等明星基金经理今年来也纷纷调研了相关领域的公司。一些基金经理直言,前期调整已消化了绝大部分的估值压力,机会正在显现。
市场调整VS调研大增
“往往在市场风险补偿高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不贴合实际的悲观逻辑,但随着时间过去,聪明的资金、市场主流的资金都会作一些配置。2019年开始,A股市场已经进入了长期投资区间,这次调整后的机会堪比过去20年房地产的投资周期。”汇丰晋信研究总监陆彬说。
在一些机构的眼中,年初以来让普通投资者“心惊胆战”的市场调整,降低了原本高估优质标的价格,提供了中长期较好的入场时点。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机构调研次数高达3678次,是2021年一季度的1.8倍。若累计统计,共有6.8万家机构对1314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亦远超去年同期。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