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保险系私募基金人士认为,放眼股权投资市场,保险系能够拓展的空间非常大,特别是保险股权投资行业限制已经放开的背景下,“双碳”战略、“卡脖子”技术等领域需要长期资金、大资金支持。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保险系私募基金应如何在融入国家战略中引领行业发展?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第二批中证A500ETF今日开售 制度环境持续优化 增量资金入市节奏料加快
自2015年试点开始,保险系私募基金诞生已七年。七年来,险资系PE发展如何?
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月底,保险系私募基金管理人为18家,有4家保险集团旗下各拥2家管理人,保险系PE基金备案已超百只。这些基金正遭遇“七年之痒”——已清算基金比例超22%,其中少数为正常清算,延期清算和提前清算者占多数。
保险系PE的增多,代表着险资在股权投资领域的积极尝试。从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险资系PE相较市场化PE在投向和风格上有一定差异。尽管股权投资是险资相对不擅长的领域,但险资普遍对股权投资寄予厚望,认为这是应对长期固收投资收益下降的重要业务。不过,一级市场人士仍认为,相关机构应对股权投资业绩降低预期。
具体来看,同一集团旗下设立2家私募管理人的有国寿系的国寿股权投资公司、国寿金石资管公司;平安系的平安创赢资本管理公司、平安基础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泰康系的北京泰康投资管理公司、泰康健康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太平系的太平保利投资管理公司、太平创新投资管理公司。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