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鉴于科创板推出在即,加上港交所去年已经改变的上市制度,我们认为,随着中国的新兴企业日渐成熟,科技企业将掀起下一波上市浪潮。”瑞信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陈昌华说。(上海证券报)
今年以来,外资私募产品发行速度不减,已推出13只产品,施罗德投资前不久就同时备案了3只产品。在已登记的外资私募中,16家已有中国私募基金备案,产品总数达到38只,管理规模约52亿元。
自2017年1月富达国际成为首家在境内备案私募管理人的外资机构以来,外资私募一直备受关注。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持有人处获得部分外资私募的业绩记录。数据显示,这些私募在A股战绩尚可,但与投资者曾经幻想的外资神话相去甚远。业内人士称,外资掘金A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持有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提供了管理规模全球靠前的资管巨头在内地备案的第一只私募基金的业绩记录。持有人提供的业绩记录始于2018年9月6日,最新业绩时间为2019年6月21日,期间累计收益在15%-20%之间,年化收益跑赢沪深300指数1.72个百分点。区间最大回撤为-10.59%,沪深300为-13.49%。衡量风险收益比的夏普比率,这只基金为1.37,沪深300为0.99。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与沪深300的相关系数达0.73。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与沪深300相关系数如此之高,贝莱德或许采取了类似“指数增强”的做法。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