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价值老将追捧“成长”基金投资阵营分化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记者发稿时,共有86家已经披露三季报的上市公司的股东名单中出现基金身影。“成长机会的冲高和回调以及基本面变化,让我看到它穿越周期的能力,看到它二级市场上估值的顶和底在哪里,这样投资的胜算明显提高。”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30只北交所主题基金29只赚钱 最高收益率达90.63%!多只基金火爆到限购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记者发稿时,共有86家已经披露三季报的上市公司的股东名单中出现基金身影。一些市值不满百亿甚至不到50亿元的“小而美”公司,被基金大举买入。观察这些基金产品,能够看到不少以价值投资为“标签”的基金经理。
近期,有多位此前并非属于“成长阵营”的基金经理,称在成长性和估值容忍度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成长和价值本非泾渭分明,在宏观经济向好、流动性宽裕的大环境下,成长正在成为坚硬的价值。”上海一位基金经理表示。
“小而美”公司受青睐
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一些通常被归为“价值投资”或者说“价值兼顾成长”的基金经理,也对一些“小而美”上市公司兴趣浓厚。以交银施罗德基金的老将王崇为例,其管理的交银施罗德新成长混合和交银施罗德精选混合出现在新大正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分别持有320.22万股和239.48万股。新大正10月20日的最新市值为58亿元。同样,国泰基金程洲管理的国泰聚信价值优势灵活配置混合、国泰大制造两年持有期混合(008415,2025-02-10,0.9795,-0.0032,-0.33%)出现在新洋丰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