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由于H股“全流通”条件下融资环境的优化,在港IPO 还可接受人民币及美元投资人的投资等,这实际上为外资参股和控股中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提供了更多可以甄选的存量资源,香港市场的吸引力必将大增。
在最新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披露H股“全流通”试点各项准备基本就绪,联想控股被确定为首家试点企业;与此同时,中国结算和深交所联合发布了《H股“全流通”试点业务实施细则》,对账户安排、跨境转登记、交易委托及清算交收等技术问题做了明确规定。冷却了13年的H股“全流通”再次刮起了热风。
内地企业目前的主要上市地有沪深股市、香港股市以及美国股市,其中美国市场是民营企业上市集中场所,而国企几乎都选择沪深与香港上市。与时下A股上市公司股份可全流通不同, H股上市公司的股份有“外资股”与“内资股”之分,前者可在港交所自由流通,后者只能在中国法人或自然人、合格国外机构投资者或战略投资者之间转让。因此,H股“全流通”试点,意味着“内资股”可转为“外资股”,也就是所有股份全部在港股市场流通。
出于保持国资控股权的考虑,自1993年青岛啤酒作为内地国企第一股登陆香港市场起,迄今陆续在香港上市的200多家企业基本没有安排全流通,建银以H股权全流通方式在港上市是唯一特例,交行仅是其法人股东之一的汇丰银行持有的19.9%股权作为H股流通股,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全流通。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