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通过上述所谓的金融服务可以看出,一条由“出资人-小贷公司-借款人”构建的资金流动链条看起来是多赢的局面,但是动辄年化成本15%以上的抵押贷款,其资金流向风险和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又岂能是中介寥寥数句经验就能保障的呢?尤其是房产二押贷款业务,事实上,很多银行由于意识到了风险,已经对此项业务彻底关闭了大门。
假离婚购房的套路虽然离谱,且已经被多地监管重拳出击,但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还有更离谱的“零首付”购房。与首付贷放大楼市杠杆不同,“零首付”意在假购房真贷款。
“用购房的方式帮你融资”,福建的李先生表示,“可以融资50万元-80万元。”
“中介公司说通过虚拟买房为我办贷款,我不用出首付,贷款办下来才知道所谓的中介公司垫款其实全是向小贷公司高息借款的套路,而且买房是真的而不是口头所约定的虚拟;目前仅是我所知道的类似的情况就有很多,现在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借款人小路选择了通过互联网求援。
在今年春节以前,首付贷还没有被监管明确定性,而且由于部分P2P平台的介入,首付贷还一度顶上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光环。但是,随着首付贷杠杆风险被重视,监管已经屡次出手对房地产中介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相关的的金融业务开展清理和整顿。然而,如今虽然首付贷已成为过街老鼠,但是比首付贷更为不靠谱的“零首付”却依旧潜行,且手法更加复杂。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