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此,霍肖桦指出,有很多上市公司从一开始给出回购承诺,就只是为了抄底,并不是真的想增持,在中国回购方案违约成本低,不需要接受惩处,才会导致这种行为“泛滥”。
2015年7月份,由于证券市场出现非理性下跌,证监会发布维稳公告,此后,多数上市公司发布了如大股东增持、回购股票、董监高增持、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维稳股价的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7月份之后虽然有多家公司发布了与回购股票相关的公告,但是,真正完成回购的公司却少之又少,甚至,有部分公司直接终止了回购计划。
对此,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上市公司终止回购方案给出的原因五花八门,回购股价高于上市公司预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上市公司回购积极性,但既然作出承诺,无论股价在何种水平,上市公司都应该遵守。”
13家公司终止回购计划
据《证券日报》记者整理统计数据得知,从2015年7月份至2016年10月11日,共有67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股票回购的相关公告。期间,有9家公司的回购方案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11家公司的回购方案已经通过股东大会;1家公司回购计划未通过股东大会;17家公司的回购股份已经注销;9家公司正在实施回购;7家公司完成回购;13家公司终止回购。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