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如果按照这一标准进行测量,全市场的投资产品中,能够战胜这一指标的产品只有16只阳光私募信托产品,公募基金、券商集合理财、投连险以及银行理财产品则全军覆没。
今年以来16.15%的阳光私募、24.92%的公募、15%63%的集合理财、33.67%的投连险、99.71%的银行理财产品实现正收益
黄婷 张愎
上半年的市场,对于追求绝对收益的基金经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上半年2652只投资产品录得正收益
“为什么做绝对收益产品?经历过几次熊市之后,越来越多投资者更关注投资产品是否能够不赔钱甚至赚钱,而不是比较收益率。”一位“一对多”产品的基金经理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财商》
“绝对收益并不是与某某指数进行比较,而是获得一个正回报。”中欧国际商学院金融学教授赵欣舸告诉记者。
赵欣舸举了个例子,在市场下跌10%时,某只对冲基金下跌5%,虽然强于大市,但是并没有实现绝对收益,而是实现相对收益。而另一只基金获得了5%的回报率,那么可以说是实现了绝对收益。如果市场上涨了20%,而某只对冲基金只获得了10%的回报,虽然并没有超越大市,但是可以说实现了绝对收益。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