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日前,为满足不同持有人的理财需求,汇丰晋信平稳增利债券基金推出了C类收费模式,在该模式下,投资人申购该基金免申购费,且持有30天以上,将不收取赎回费。
多家基金公司出手 QDII基金密集调整申购限额
红利基金明显回撤 部分基金经理调仓换股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提速!首批浮动费率基金来了 15只处于认购期
今年4月27日,住建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房地产经纪服务的意见》,其中提到,房地产经纪机构要合理降低住房买卖和租赁经纪服务费用,鼓励按照成交价格越高、服务费率越低的原则实行分档定价业内人士表示,北京链家新的收费模式或将在市场层面带动北京二手房中介费的变革,对当前市场中绝大部分购房群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利好,特别是能切实降低刚需和改善群体的购房成本,也有助于提升市场流通,提高房产交易效率。(2023-09-29 09:05:00)
最近资管圈常讲一句话,“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今天就基金公司应当承担的责任及解题的思路谈谈看法。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比如在资管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收费模式、准入评价机制等方面,都有可以进一步探索、优化的空间。笔者后续也会另文做专题分析。(2023-07-31 14:38:00)
7月7日,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从业内独家获悉,此前多家大型公募基金公司上报的合理让利型基金或将获批。据了解,让利型公募基金的产品形态为三年定期开放式基金,管理费采用按照业绩分档收费的模式,即基金收益6%以下收取千分之六管理费;收益超过6%可在1.2%-1.8%之间收取管理费。 7月7日,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从业内独家获悉,此前多家大型公募基金公司上报的合理让利型基金或将获批。(2023-07-07 07:34:00)
上月,招银理财发行了一只采取浮动管理费模式的权益类理财产品,引起业界不小的反应。继而引发公众对关于公募产品收费模式的广泛讨论。降费问题一方面反映了机构为了吸引投资者,在打“价格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目前市场在回暖当中。但业内人士也认为,这或对中小型基金公司等存在一定冲击。(2023-06-07 09:37:00)
如果一个板块近期涨幅不大,但与板块相关的主题基金却涨幅明显,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沪上一位公募人士表示:“我觉得红利主题基金最大的魅力,就是拉长时间来看,能为投资者赚到较为可观的收益。(2024-10-24 06:08:00)
今年以来,债市持续走牛。公募机构对于自家固收类产品的申赎出现较大分化,有的机构选择大举自购,也有机构选择悄然退出。富国基金表示,一方面,可把握政策利率下行带来的短端机会;另一方面,当长端和超长端回归至相对合理水平后,在波动中找寻配置机会,“享受长端的票息”。(2024-07-26 05:43:00)
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今年以来一共有127家公募机构对旗下产品进行过自购和赎回,其中有114家公募机构进行过2690次自购,103家公募机构进行过810次赎回,最终合计净申购金额为38.82亿元。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陈宇恒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百余家公募的积极自购行为,展示了行业对市场前景的普遍看好。值得一提的是,前述净申购金额超5亿元的28只基金中,货币基金占到23只,其中博时基金净申购旗下货币基金“博时现金收益A”达9亿元居首,其次是易方达基金净申购旗下货币基金“易方达现金增利A”达7.56亿元,再次是广发基金净申购旗下货币基金“广发活期宝货币A”达4.54亿元。(2024-07-04 07:52:00)
国金证券近日研报表示,当前处于“政策影响尾声—市场底”阶段,市场波动率或加快上升,维持“大盘价值防御”策略,建议:银行底仓;黄金+医药“进攻”;次选高股息。总体上,央行货币政策框架延续数量型和价格型调控并行方式不变,但数量工具结构的优化、价格工具目标的锚定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箱的丰富等,旨在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并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率。国内经济放缓超预期;国内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低预期;美债收益率反弹超预期;历史经验具有局限性。(2024-06-25 08:19:00)
昨日股票ETF市场净流入资金22亿元,中证A500指数持续吸金昨日,沪深两市双双下跌,当日股票ETF市场净流入资金超22亿元。鹏华基金认为,A股市场中长期仍具备进一步上行的空间。在经济层面,大力度的扩张型政策将陆续落地,对基本面的影响将逐步显现,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的情况没有发生变化(2024-11-13 13:51:00)
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陆续出炉,公募基金下一阶段的投资主线渐渐明晰。基金经理们表示,多重利好因素提振下,A股后市仍有较大上涨空间,投资逻辑将从政策预期主导向业绩预期主导逐步转化,其中成长科技和消费两条主线关注度较高“我们仍然坚信优质资产的业绩稳定增长和估值缓慢提升是中期资本市场获得合理回报的最佳方向之一。”许拓称。(2024-11-04 04:06:00)
今年以来,债券基金规模整体上涨,并在二季度末首次突破10万亿元,但经过三季度的波动调整后,债基的季度规模又首次出现下降。国联基金也表示,会采取中性偏防守的投资策略,维持投资组合的久期中性,以应对市场潜在波动风险。(2024-11-03 00:10:00)
10月份正值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期,多项重量级政策密集发布和落地,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公募机构积极深入上市公司进行调研。按被调研次数统计,最受公募关注的前十大行业依次为半导体、医疗器械、化学制药、通用设备、通信设备、电池、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计算机设备、生物制品行业。(2024-11-01 0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