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建信恒久价值是建信基金旗下首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产品,成立于2005年12月。截至今年2月25日,该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为225.60%。成立五年多来,建信恒久价值基金不仅取得了持续稳定的投资收益,还积极为持有人派发红利。
不断优化持仓结构 大型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回暖
指数产品 点燃股票基金发行热潮
三季度资管业务排名出炉 两家公募非货基金规模增超千亿元
由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2011年2月基金评级报告显示,建信恒久价值股票型基金凭借出色的选股能力和长期稳健的业绩表现,荣获三年选证能力五星级评价。
红塔红土基金公开选聘总经理。总经理空缺近2个月后,红塔红土基金控股股东红塔证券于11月11日对外发布了《红塔红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岗位公开选聘公告》。“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公开选聘高管的情况出现,从而拓展公司选人空间。”华南一位公募高管表示。(2024-11-11 20:47:00)
11月6日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各项资管业务月均规模数据,对比第二季度数据来看,排名前20家的基金管理机构非货币公募基金月均规模整体较上一季度有所提升,而基金管理机构私募资管月均规模整体则较上一季度有所减少。从中基协公布的基金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月均规模来看,仅有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建信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工银瑞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浦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4家机构的月均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2024-11-08 00:37:00)
中基协最新发布2024年三季度各项资管业务月均规模数据。与二季度相比,非货公募月均规模二十强的基金公司中,前五的位次不变,且规模环比增长;前二十强中,有2家公司的月均规模环比提升超千亿元银河期货三季度月均规模也增加了59.81亿元,至81.7亿元,环比提升了10个位次至第八;永安期货则提升了5个位次至第十四,月均规模达到33.18亿元,较二季度增加12.21亿元。(2024-11-07 17:03:00)
上周,金价持续攀升,再创新高,一度站上2800美元/盎司关口。今年以来,国际金价累计上涨超32%,年内创新高次数超过30次。“由于目前黄金价格已经达到历史新高,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价格区间,市场参与者都会对此表现得非常谨慎或者敏感,因此黄金价格有可能出现大幅回调,投资者需要避免盲目追高的风险。”宋青谈道。(2024-11-04 08:52:00)
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11月新成立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达755.80亿份,创下近几年来的新高。从历史上单月数据来看,仅2015年6月新成立股票型基金的发行份额高于本月。业内人士认为,被动指数产品成为未来权益市场的主力军已是大势所趋,过往被动产品主要受到券商青睐,随着在此次中证A500指数相关产品的发行中银行渠道的发力,未来的发行格局或将产生新的变化。(2024-11-14 15:40:00)
今日A股成交继续缩量引发关注,游资题材明显降温。A股ETF普跌,仅金融地产ETF小幅上涨,资金持续净流出,港股ETF被“越跌越买”。国寿安保先进制造股票型基金基金经理余罡表示,当前市场存在一定确定性,一是国内宏观政策持续积极,二是国内资本市场投资环境持续改善,不过,国际贸易环境持续带来挑战。从投资方向上看,中短期重点关注与宏观经济关联度高的顺周期行业,长期可持续关注科技创新驱动的新质生产力方向的投资机会。(2024-11-14 22:00:00)
“手里的股票回本了,但买的基金净值还在腰斩。”这句话似乎成了不少投资者的真实写照。江瀚也表示,宽基指数作为市场整体表现的代表,其涨幅往往受到多种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增长、政策变化等。因此,主动权益型基金要想跑赢宽基指数,不仅需要具备优秀的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还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宏观经济变化,灵活调整投资策略。(2024-11-13 20:07:00)
一系列增量政策正助推中国资产重估,外资加码中国的趋势也越来越清晰。10月,境外上市中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录得人民币1115亿元的净流入,截至月末规模达到人民币8180亿元,单月增幅为9%此外,高盛也在10月5日将中国股市上调至“超配”的一个月后,再度发布研报“唱多”中国资产。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及团队在11月4日发布的研报中,维持了对中国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并预计未来12个月这两个市场的潜在回报率在20%左右。(2024-11-12 01:28:00)
中信证券2025年基金投资策略:2024年以来主动股基延续跑输指数的困境,量化超额收益在年初、9月下旬遭遇回撤,投资者“买被动、卖主动”的趋势逐渐加强,但选股能力仍彰显主动股基的配置价值,量化超额衰减也是渐进过程。中信证券2025年基金投资策略:2024年以来主动股基延续跑输指数的困境,量化超额收益在年初、9月下旬遭遇回撤,投资者“买被动、卖主动”的趋势逐渐加强,但选股能力仍彰显主动股基的配置价值,量化超额衰减也是渐进过程(2024-11-09 08:56:00)
中信建投证券9月22日研报表示,随着美联储自2020年3月以来首次宣布降息,全球流动性边际改善,医药行业投融资景气度有望快速恢复,具备估值优势。重点关注港股和CXO的机会:1)降息周期开启对创新类资产的定价较为有利,代表性的细分行业是创新药及制药企业,其中对差异化、临床价值、合规商业化能力或平台能力的评估是核心的选股依据。业绩指引下修:药明生物考虑到经营环境变化等因素,对业绩指引进行下修。(2024-09-23 06:46:00)
尽管消费基金经理选股越来越苛刻,但市场在低估值高增长的基金重仓股上并没有给出合理的奖励。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内,消费行业基金已成为全市场业绩回撤最大的赛道产品,许多消费基金的重仓股在半年报业绩验证后,尽管估值很低,但依然未能在股价上获得市场的反馈。博时基金王诗瑶认为,消费在下半年有望出现好转,前期消费赛道的基本面大部分出现不同程度转弱,使得消费领域整体表现承压。在大部分消费品收入端和基本面看不清楚的时候,前期主要布局在生猪养殖、啤酒饮料以及一些超跌成长个股,而在下半年,消费赛道还是将更多受宏观经济和居民收入预期的影响,因此消费股的投资上仍将维持之前思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找到确定性的机会再出手,因此在仓位选择上会更加灵活一些,对于长期趋势的挖掘上仍然看好消费领域的商业模式和潜力,因此底仓将坚守那些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公司,另外择机去寻找确定性的机会,同时也开始布局跨境电商等风险收益比较好且有明显竞争力的细分行业。(2024-09-14 06:55:00)
随着成长赛道的估值崩塌以及基金经理对成长质量的重新定义,一批被基金重仓的公司开始舍弃烧钱换增长的模式,也不再用低毛利率的业务“粉饰”收入规模,“放弃、聚焦、高质量业务、现金流”等词汇已成为今年半年报表述中最普遍使用的关键词。明星基金经理张坤也强调了自由现金流在选股上的意义。他认为,成长不应该是烧钱带来的粗放式增长。(2024-09-02 0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