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报讯 博时基金今日发布公告称,旗下博时信用债券基金于2009年6月10日成立,经该公司计算并由基金托管人复核,截至6月28日,该基金A类和B类可分配利润为854.35万元,C类可分配利润为1885.25万元。
两只利率债基金大卖!
分红诱惑:有机构分红前突击买入 还有“帮忙资金”不白帮忙 买在基金分红前
股债“跷跷板”效应渐显 公募基金研判债券市场四季度走势
今年以来,受市场波动影响,大量低价转债跌破面值,转债退市和违约风险逐渐显现。作为转债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对转债投资担忧情绪渐浓。转债相比信用债处于历史上性价比较高的阶段。不过,博时基金亦认为,转股溢价率的绝对水平仍在高位,依然是向上弹性的最大限制。(2024-07-29 00:53:00)
随着公募债基规模节节走高,公募债券投资市值也迭创新高。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公募债券投资总市值17.92万亿元,逼近18万亿元大关。“总体看,化债政策下城投债净融资缩量显著、信用利差收窄,建议以中高等级平台为主,中期需要警惕政策变化。”该固收总监称。(2024-07-28 05:00:00)
随着一季报披露完毕,基金公司最新规模排名出炉。今年以来,A股市场先抑后扬,结构化行情持续演绎,权益市场震荡分化,债券市场表现抢眼。百亿规模产品由去年末的32只减少至今年一季度末的30只。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国金量化多因子A、国金量化精选A、西部利得量化成长混合A等产品一季度规模缩水居前,均超30亿元。(2024-04-23 21:43:00)
11月1日,随着公募三季报披露结束,2023年三季度公募FOF基金经营情况出炉。FOF基金即“基金中的基金”,FOF基金经理也被市场视为“专业买手”,在资本市场波动当下,专业买手们在三季度收益如何获得FOF基金加仓较多的债券基金则包括易方达安悦超短债债券A、国联安短债债券A、招商招旭纯债A、交银丰晟收益债券A、国泰合融纯债债券A、易方达安源中短债债券C、国泰合融纯债债券A、华安安浦债券A等。(2023-11-02 07:37:00)
2024年以来,公募基金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分红热潮。据公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今年前10个月,公募基金合计分红次数达到5008次,覆盖了140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的2675只公募基金产品,分红总金额更是高达1598.97亿元“此外,除了分红派现外,需要强化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机制,配合公募费率改革,优化产品费率,创设更多创新的浮动费率产品,全方位提升投资者满意度和忠诚度。”公募基金人士表示。(2024-11-06 15:47:00)
今年上半年,红利是市场中的“优等生”,然而,自9月底A股大幅反弹以来,红利板块上涨明显动力不足,还有多只红利基金出现大幅回撤。永赢基金基金经理刘星宇表示,四季度宏观环境仍处于相对低位,企业盈利筑底而宏观流动性较为宽松,从周期象限来看,时钟模型判断为复苏前期,但较以往周期不同的是,就目前观测到的现象而言,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新旧动能换挡的阶段,本轮宏观周期在底部的时间可能较以往更长,经济复苏的斜率相对偏缓,A股盈利短期内大概率很难出现明显改善。但更多积极的因素正在酝酿,货币、财政、产业等一揽子政策的力度明显增强,且政策协同发力,落地见效的周期和效果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大概率已经走出最悲观的阶段,后续有望震荡上行,趋势性和结构性的机会并存。(2024-11-04 00:44:00)
公募基金分红态度积极。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公募基金共计分红1598.97亿元,累计分红高达5008次,同比分别增长9.42%、2.39%。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以来的收益表现是股票型基金分红的底气。当前A股依然处于估值相对较低的位置,随着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提升,股票型基金也将迎来更好的配置机会。(2024-11-02 01:50:00)
今年前10个月,公募基金分红整体金额与次数同比提升。公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公募基金合计分红5008次,共1598.97亿元,分别同比增加9.42%、2.39%,分红产品覆盖到140家公募机构旗下的2675只基金分红金额排名前十的基金为:易方达沪深3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中银证券安进A、鹏华中债1-3年农发行C、金鹰添盈纯债C、蜂巢丰嘉A、富国中证500指数增强A、东方中债1-5年政策性金融债C,其分红金额依次为53.22亿元、24.94亿元、16.41亿元、12.67亿元、12.01亿元、11.91亿元、11.68亿元、10.09亿元、9.48亿元、9.31亿元。(2024-11-02 00:00:00)
随着股市回暖,固收+基金净值也在反弹,有基金在近一个月半月内涨幅超35%。在此背景下,公募机构布局固收+基金的意愿也正在增强。不过,也有一资深债券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双基金经理配置也存在一些弊端。他称,“我目前管理的‘固收+’基金就没有多配置一名股票基金经理。(2024-11-12 14:42:00)
10月债基发行遇冷,新发数量和规模均降至今年以来新低。存量债基也面临较大赎回压力,规模大幅缩水,不少债基在5000万元的清盘线下“挣扎”。未来债基的配置价值如何?“从投资者持有的角度来看,相较于权益基金,债基一个明显特征是波动小,择时的难度和必要性相对较低。(2024-11-11 01:34:00)
随着权益市场的升温,资金也在快速腾挪,股债跷跷板效应开始显现。10月以来,股票型ETF净申购额超过580亿元,新发权益类基金诞生多只“30亿爆款基”。除了债券基金以外,部分跨境ETF也遭遇赎回。据Choice测算,自10月以来,截至11月5日,大成纳斯达克100ETF、招商纳斯达克100ETF净赎回额均超过5亿元。(2024-11-07 01:31:00)
又有私募出手自购了!11月6日,思睿集团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和公司资产管理能力的信心,以及与投资者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原则,公司旗下私募管理人海南思瑞及员工已于近期申购自有产品,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产品主要投向国内权益和债券市场。此前林园投资曾在2023年10月16日发布跟投公告称,基于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长期看好以及对旗下基金产品的充分信心,即日起公司或实控人林园本人将跟投公司旗下所有产品新增净申购额的20%,之后公司又在同年11月29日公告表示该部分跟投份额公司及实控人林园承诺永远不主动赎回。(2024-11-07 09: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