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元旦过后,货币市场利率有所回落,但为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经济社会转型,防止地方债务失控和房价上涨过快,2014年和未来几年央行将一直执行稳中偏紧的货币政策。
恒生指数回撤超7% 重仓港股基金周内收益垫底
金价回调 后市仍被看好!长期投资价值仍较高
随着股市反弹,多只备受市场争议的百亿基金也强势反弹。15只百亿基金近期的反弹幅度超25%,周海栋管理的华商新趋势优选更是创下净值历史新高。广发多因子的唐晓斌、杨冬则将关注非银金融、成长板块等。两位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写道,“在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之后,四季度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财政政策是否将加速扩张,房地产以及消费基本面是否有改善的迹象(2024-11-14 09:00:00)
11月6日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各项资管业务月均规模数据,对比第二季度数据来看,排名前20家的基金管理机构非货币公募基金月均规模整体较上一季度有所提升,而基金管理机构私募资管月均规模整体则较上一季度有所减少。从中基协公布的基金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月均规模来看,仅有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建信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工银瑞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浦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4家机构的月均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2024-11-08 00:37:00)
11月6日,美国大选尘埃落定。尽管市场此前已有“特朗普交易”预期,重大事件“靴子落地”依然为市场带来较高的不确定性。中国资产方面,连续两天的股债双牛暂歇。在中欧基金看来,情绪与政策预期走高与短期高频数据下行的割裂现象使得交易型资金已开始积极布局高弹性板块,但右侧的价值型资金仍偏审慎。如果基本面在短期和中期仍未能好转,交易型与价值型板块的分化程度将持续加剧。(2024-11-07 07:22:00)
广发证券研报表示,2024年第三季度证券行业整体业绩复苏,归母净利润同比+41%,行业集中度提升。各业务线业绩大多不同程度下滑,泛自营业务低基数下成为增长驱动。展望未来,一是增量资金入市及稳增长政策落地,有助于持续提振市场信心;二是央行创新货币工具落地,维稳及活跃资本市场,打开头部券商杠杆提升空间;三是内外因素推动市场回暖可期,随后阶段性收缩的投行业务有望复苏、长期趋势的泛财富管理增长确定性增强,券商业绩有望持续修复,弹性可期;四是行业格局上头部化有望迎来新突破。当前估值得到明显修复,证券板块基金持仓仍处低点。(2024-11-06 07:44:00)
11月8日至14日,三大股指均出现不同幅度下跌,上证指数以2.62%的跌幅垫底,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76%、0.67%。同时,恒生指数则在上述相同区间内大幅下跌7.24%。从房地产主题基金表现来看,南方中证全指房地产ETF、南方中证全指房地产ETF联接A、华夏中证全指房地产ETF、华夏中证全指房地产ETF联接A、国泰国证房地产A收益率分别为-9.38%、-8.97%、-8.78%、-8.28%、-7.95%。(2024-11-16 00:12:00)
自9月24日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布以来,A股走强趋势明显。不仅A股成交量持续放大,人气高涨,一个多月来北交所的股票整体涨幅可以说是一骑绝尘。北交所也持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10月10日,北交所官网发出多份自律监管措施决定书和纪律处分决定书,对违规减持采取处罚措施。(2024-11-16 02:07:00)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因素近年来持续增加,多元资产配置已成为应对市场变化的重要发展方向。近期,以基金中基金为代表的多资产组合频频出现调整业绩比较基准的情况,部分头部产品创新性地纳入跟踪黄金、全球股市收益指数等指标,为资产配置方向提供了更精准的业绩“锚”。盈米基金注意到,目前FOF的大多数资产配置于传统的国内股债领域,投研人员更应该注重风险控制和培养一定的绝对收益思维,比如在市场风格轮动时要考虑到可操作性和长期风险特征,在投后管理环节设置适当的组合风控标准。同时,各类FOF需要找好产品定位,优化考核标准,比如低风险的FOF相对更适合做成绝对收益导向,部分灵活型股债平衡型产品更应该发挥仓位灵活的优势等。(2024-11-15 05:39:00)
近期,多只头部FOF产品调整业绩比较基准。兴证全球积极配置混合在业绩基准中创新性纳入MSCI世界指数、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现货实盘合约收盘价收益率,用作境外权益投资部分、商品类资产部分的业绩比较基准,11月12日起执行。对于如何提升FOF产品质量,盈米基金认为,FOF基金经理需要拓展自身能力圈,深耕商品、REITs、海外权益、固收等多资产研究,同时也要看到这些资产的风险和投资工具的局限性。(2024-11-14 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