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另一方面,货币型基金平均净值增长3.95%,超过一年期定存利率,较上年业绩略有上扬。业绩前三名分别为长信利息收益B、信诚货币B和南方现金增利B,净值升幅均超过4.5%,分别为4.65%、4.59%与4.57%。
同一基金经理 频现双面业绩!什么原因?
中信证券2025年基金投资策略:基于投资者风险偏好分层
随着权益市场的升温,资金也在快速腾挪,股债跷跷板效应开始显现。10月以来,股票型ETF净申购额超过580亿元,新发权益类基金诞生多只“30亿爆款基”。除了债券基金以外,部分跨境ETF也遭遇赎回。据Choice测算,自10月以来,截至11月5日,大成纳斯达克100ETF、招商纳斯达克100ETF净赎回额均超过5亿元。(2024-11-07 01:31:00)
公募各类型基金三季度净申购赎回情况出炉,仅QDII基金、股票型基金于三季度获净申购。整体来看,三季度报告期内,产品赎回现象较为普遍,各类型基金中除QDII基金、股票型基金外,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均出现了净赎回的现象。而银华基金李晓星旗下在管10只产品中,仅银华心兴三年持有在三季度获小幅度净申购99.20万份,其余8只均遭净赎回,剩余一只则尚未开放日常申赎。(2024-10-31 02:25:00)
在股票市场风险收益迅速提升的新环境下,持有债基产品的机构金主频频异动。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受追求弹性业绩的需求猛增,公募基金、FOF的仓位属性偏股还是偏债成为决定规模变化的重要指标,有偏债基金在短短三个月内从8000万元剩下不足60万元规模,亦有满仓股票型基金的公募FOF三个月内规模狂增1.6倍。谈及后续关注的方向,华安基金表示,首先,关注估值修复空间较大的新质生产力方向,包括芯片硬科技,AI硬件、新能源、传媒、计算机等。(2024-10-25 00:03:00)
在权益市场逐渐升温之际,基金仓位属性偏股还是偏债,成为决定规模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有偏债基金规模在短短3个月内从8000万元锐减至不足60万元,也有满仓的股票型FOF产品3个月内规模大增1.6倍。谈及后续关注的方向,华安基金表示,首先,关注估值修复空间较大的新质生产力方向,包括芯片硬科技,人工智能硬件、新能源、传媒、计算机等。(2024-10-24 00:31:00)
10月份A股市场交投活跃,不乏赚钱效应,百亿私募当月表现出色。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有业绩展示的281只百亿私募旗下产品,10月份收益均值为1.5%,其中196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为69.75%具体来看,东方港湾、进化论资产、龙旗科技、博润银泰投资、宽德私募、量派投资、睿璞投资、磐松资产、海南世纪前沿私募和明汯投资旗下产品今年以来收益表现靠前。(2024-11-11 03:20:00)
“9·24”行情启动以来,市场赚钱效应增强,公募基金大面积“回血”,目前近85%的公募产品年内收益转正。国寿安保基金认为,中长期美联储货币政策宽松与国内逆周期政策加码的趋势相对确定性更高,这为A股市场走出底部区域奠定了中长期基础;但短期政策节奏、力度等都将影响市场上行路径与风格轮动。(2024-11-06 00:23:00)
近一周五大策略均实现正收益,带动私募证券基金整体收益进一步提升。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10月25日,私募基金综合指数近一周收益为1.32%,近一个月收益为4.51%,今年以来收益为2.77%伴随着市场回归正常,市场中性策略开始修复。数据显示,近一周市场中性策略收益为1.41%,近一个月收益为2.27%,但今年以来收益依旧为-1.06%,市场中性策略今年以来业绩依旧处于修复过程中。(2024-11-03 06:22:00)
成立近一周年首批20只浮动费率基金全部斩获正收益中国基金报记者张燕北孙晓辉首批浮动费率基金于去年四季度市场低点时低调发行并陆续成立,运作近一年时间均斩获正回报。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认为,浮动管理费的收费方式目前仍在探索阶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投资者的成本,但投资者的收益最终还是由投资的底层资产决定的(2024-11-03 1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