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混合型基金当中,上投中国优势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为-5.73%,在可比的200只基金中排名第184位;债券型基金中,上投纯债 A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为2.03%,在可比的203只同类基金中排名处于第164位,也处于后1/3的位置。
“专业基金买手”打造多资产组合之“锚”
杜昌勇、董承非、邓晓峰个股调研路径曝光 调研最刻苦的当属这三家私募 淡水泉牢守调研榜首
“奔私”十年的大佬孙建波本周确定回归公募行业,顶流分析师笃慧也回到卖方研究领域。近年来,私募基金行业竞争加剧,数名“出走”私募基金的大佬又重返公募或是回归券商。在离开南方基金后,方建2015年6月起任北京神农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研究总监、投委会副主席;2019年他回到公募行业,加入银华基金担任基金经理。(2023-09-20 19:19:00)
突出“海外基金”在十大重仓基中的比例,已成为许多FOF产品一举跑赢的砝码。FOF产品正从此前的一门心思挖掘A股基金经理的赚钱能力,转而增加QDII、港股通基金的仓位。显而易见的是,FOF产品在A股基金与海外基金的混搭策略,已成为许多FOF产品业绩领先的核心策略,而在海外市场尤其是港股市场逐步复苏的背景下,预计更多的FOF将关注港股主题基金的动向。(2023-07-16 10:58:00)
近期,基金公司频频自购旗下基金,尤其是处于发行阶段的权益类基金,如交银施罗德启嘉、融通远见价值一年持有期、上投摩根时代睿选等,均被基金公司运用固有资金认购或从业人员自购。市场人士认为,这一方面显示了权益类基金发行市场的低迷,另一方面当前也不失为一个中长期布局权益市场的良好时点,基金公司通过自购积极传递市场信心。此外,基金公司自购的产品中也有老产品,恒越成长精选正是其中之一。该基金为偏股混合型基金,成立于2021年2月。今年初,恒越基金通过直销渠道申购恒越成长精选A类份额500万元(2023-07-13 00:00:00)
在基金经理眼中的日本股市,就像无人问津的野百合,但它也迎来了夕阳红。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截至6月23日收盘,日本日经225指数收于32781.54点,年内涨幅超25%,该指数从技术形态上已斜率上行十二年,指数累计涨幅超过3倍。这位公募基金经理强调,投资日本股市的中长期逻辑是:日本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优势的地位;自动化精密设备行业可以更好应对无论是日本国内面临的少子老龄化还是全球提高劳动生产率需求;境外游客入境日本旅游消费拉动本土经济;引入 ESG 后提升上市公司在国际上的接受度。(2023-06-24 01:01:00)
2024年终将至,各家公募机构已进入年终业绩排名的冲刺阶段。截至目前,科创、北交所、人工智能、半导体、低空经济等科技成长主题成就了一批绩优公募基金,这与上半年QDII和红利风格领先的格局截然不同与此同时,也有公募人士认为,基金经理需要在遵循投资策略和保护投资者利益之间找到平衡,同时具备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和适应能力,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为投资者创造稳定且有吸引力的回报。(2024-11-15 05:39:00)
中信建投研报称,医药流通行业稳健增长,市占率稳步提升。随着院内诊疗秩序恢复叠加长期医保支出稳健增长,医药流通行业长短期增长动能充足,且医保局推出预付金政策,利于行业规模及周转效率提升外延并购标的业绩不达预期致商誉大幅减值:倘若公司外购标的整合不及预期,或将导致商誉减值,进而影响公司业绩。(2024-11-15 07:40:00)
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开市,首批81家上市公司集体亮相。三年时间过去,截至11月14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增长超200%,总市值也涨超130%。“北交所整体估值目前处于合理水平区间,仍具备一定的投资性价比,远期前景可以保持适度乐观。”冷文鹏也提到,未来随着北交所市场的高质量扩容,投资者数量、类型以及投入资金均将极大增加,目前北交所主题基金面临的硬性约束均有望逐步缓解,并将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将出现更多的产品类型,具体体现在主题基金数量不断增长,主题基金类型持续丰富,主题基金规模稳步提升,并成为国内资产管理行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2024-11-15 01:52:00)
市场午后单边下行,创业板指连续两日跌超3%。盘面上,AI应用方向逆势爆发,消费电子概念股一度冲高。下跌方面,芯片股持续调整,光伏概念股震荡走低。全市场超4300只个股下跌有券商表示,受益下游晶圆厂产能扩充与采购设备国产化率提升,国内半导体设备板块2024Q3业绩高增。作为产业链国产替代核心环节,在政策保驾护航、晶圆厂大力扩产与下游需求回暖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国内半导体设备领域国产替代进程有望持续深化。(2024-11-15 15: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