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国内权益市场持续震荡,公募降费降佣落地实施,公募基金行业的生存现状面临着巨大考验。近几年,市场风格与公募过往擅长的成长股投资并不十分匹配,不少基金公司都在重新审视投研策略和风格的完善,进行相应的转型,比如以主动权益为主的基金公司发力被动投资,以权益为主的基金公司发力固收业务等,力求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经营稳健。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随着国内权益市场持续震荡,公募降费降佣落地实施,公募基金行业的生存现状面临着巨大考验。结合2024年中报透露的数据和信息来看,固收和指数两大业务的蓬勃发展,或为基金公司穿越行业周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业内分析认为,固收和指数业务的增长或与市场预期、投资者需求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投资者逐渐变得理性,未来偏绝对收益思路的产品会适合更多的基民。基金公司不仅要为未来市场风格的转变提早布局,也要聚焦核心业务,着力提升多资产配置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固收与指数业务贡献较大
Wind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工银瑞信基金、南方基金、天弘基金、博时基金、华泰柏瑞基金、永赢基金等大中型公募机构在行业震荡阶段依然保持了较好的财务表现,公司净利润均实现了同比增长。
其中,华泰柏瑞沪深华泰柏瑞嘉实沪深300ETF(159919,2025-01-27,4.0106,-0.0164,-0.41%)(510300,2025-01-27,3.9104,-0.0160,-0.41%)、嘉实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华夏上证华夏上证50ETF(510050,2025-01-27,2.6417,0.0045,0.17%)、永赢货币上半年管理费同比增长均在1亿元以上,天弘余额宝、万家天添宝货币、易方达沪深300ETF、中银活期宝、交银活期通的管理费同比增量也超过了7000万元,位居行业前列。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品这一年来扩容显著,部分规模增幅高达1000亿元以上。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