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量化私募行业的人才纠纷仍在演绎。近日,裁判文书网披露的民事判决书显示,某量化私募的前员工胡某,因在竞业限制期限内入职另一家量化,而被“天价”索赔370万元,其中还牵扯到了“卧底”另外,多位量化私募法务合规人士坦言,对于量化人才来说,一方面要对竞业限制协议有所了解,将口头承诺尽力落实在合同中,以保护自身权益;另一方面,需严格遵守合同约定,避免出现胡某类似的赔偿问题。
朱雀基金董事长变更不公告?合规吗?11月来孙建波、冯明远等多位公募高管变动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量化多头大厂业绩“沸腾” 私募指增也亮眼 量化的这波春天会有多长?
量化私募行业的人才纠纷仍在演绎。近日,裁判文书网披露的民事判决书显示,某量化私募的前员工胡某,因在竞业限制期限内入职另一家量化,而被“天价”索赔370万元,其中还牵扯到了“卧底”。最终,法院判定胡某确实违反了竞业限制并应赔偿量化私募违约金30万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量化私募前些年的突飞猛进使得行业人才队伍快速扩张,人才纠纷不可避免。对于管理人来说,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必答题;对于量化人才来说,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维护自身利益也是必修课。
离职后被索赔370万元
胡某与前公司的故事要从2016年说起。
2016年5月,胡某入职某量化私募担任策略研究员,基本工资为3500元/月,其他津贴补贴13166.67元/月,双方签订有《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自2016年5月9日至2019年5月8日。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