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完蛋!我被ETF包围了!”这句话,放在当下的公募基金行业,并不夸张。ETF永不眠,已然是公募基金行业的一大盛况。ETF新基金发行持续上新、持续营销层出不穷。有意思的是,近期,在新媒体上广泛传播的一篇文章,为行业提供了别样的思考。文章称,在我国台湾地区,ETF是投资者“存股”和“存债”的首选工具,“存”的主要含义是以“被动化+长期投资”的方式作为主要策略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完蛋!我被ETF包围了!”这句话,放在当下的公募基金行业,并不夸张。
ETF永不眠,已然是公募基金行业的一大盛况。ETF新基金发行持续上新、持续营销层出不穷。在基金销售端,因为有ETF这一“杀手锏”,券商渠道的保有规模持续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在ETF的竞争态势中,已然形成“平行世界”,悲欢并不相通:占得先机的头部机构,已经遥遥领先;后发基金公司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先期投入巨大成本,期望可以分得一杯羹,但出师不利、铩羽而归者大有人在;尚在观望的基金公司,则面临越来越大的机会成本,跟与不跟,举棋不定。
被ETF“包围”
ETF让人眼花缭乱。11月10日,证监会网站显示,易方达、华夏、富国、银华四家头部公募日前上报跟踪创业板中盘200指数的ETF产品。创业板中盘200指数主要覆盖创业板市场的中盘股。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