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期多只浮动费率型产品陆续启动发行,为公募费率改革启动以来的首批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中信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邵子钦指出,市场化逻辑演绎下,公募基金降费是“机构化率提升—市场有效性提升—主动超额回报下降—被动占比提升—被动产品价格战—主动产品降费”的必然结果
首批10只中证A500ETF规模达1150亿元 20只场外基金募资近800亿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近期多只浮动费率型产品陆续启动发行,为公募费率改革启动以来的首批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产品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浮动管理模式:管理费与业绩挂钩、管理费与持有时间挂钩、管理费与产品规模挂钩。业内人士认为,浮动费率模式有助于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共享”,公募基金产品谱系也进一步完善。
今年7月,中国证监会启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时明确,在坚持以固定费率产品为主的基础上,研究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试点,完善公募基金产品谱系。8月,多只浮动费率基金拿到批文;随后获批产品陆续“定档”,部分产品已启动发行。
管理费与业绩挂钩的浮动费率模式,即“基础管理费+业绩报酬”,采取这种浮动管理模式的有富国远见精选三年、交银瑞元三年等,这也是以往浮动费率基金的主流模式。公告显示,这类产品在开放期不收取管理费,封闭期内基础管理费由固定管理费与或有管理费构成:若封闭期内基金期末净值低于或等于期初净值,或有管理费将返还至基金资产,反之则支付给基金管理人。业绩报酬则来自超额收益,产品将年化收益率8%与同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年化收益率作为业绩报酬计提基准,当封闭期内基金收益率年化收益率超过业绩报酬计提基准时,对超出部分按计提比例计算业绩报酬。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