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外资的穿透监管,确实有一定难度。但是通过专门设计,建立资金闭环体系,也是可以做到的。”熊鹏告诉记者,对于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也不必担心,国际可借鉴经验就是熔断机制。
量化多头大厂业绩“沸腾” 私募指增也亮眼 量化的这波春天会有多长?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外来活水”和“大空头”,是境内投资者谈及金融开放时,常常提到的两个词汇。其背后,体现了境内投资者面对外资的矛盾心理——既期待增量资金入市,又对陌生的外资心存忧虑。而放松外资在境内“做空”领域的限制,更加深了这种忧虑。
9月25日,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管理办法》,根据新规,QFII、RQFII不仅可以投资A股股票,还可投资金融期货、商品期货、期权、融资融券、转融通等业务领域。
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境内对外资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担心交易技术“打不过”,而受到国外成熟的程序化交易“碾压”;二是担心监管困难,对外资交易行为无法穿透监管;三是担心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时,难以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
“确实有很多欧美专业投资机构认为A股市场存在高估现象。最典型的就是A股和H股或者与在欧美上市股票的对比,能够直观地看到流动性溢价带来的泡沫。”中国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短期多元化金融开放可能会带来一定所谓的冲击,但是中长期来看,中国的金融市场也会更快地与全球市场接轨,其定价与风险管理的功能发挥更为科学。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