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最后,投资者在考察过私募机构资质,决定要投资后,在签订私募机构产品合同环节还要再留个心眼。今年4月18日,中国基金业协会正式下发了《私募投资基金合同指引》指引分别对契约型、公司型、合伙型三类不同的私募投资基金制定了相应的引导性规定,因此,投资者可以拿着手中即将投资的产品合同比对《指引》的要求,来考量所投私募合同是否规范并对自己有利等。
近年来私募基金备案制的实施,让私募基金行业迎来了阳光化监管,但这并未有效遏制市场上非法集资、违约兑付、夸大宣传、违反合格投资者募集要求等乱象,北京商报记者也注意到,目前,仍有不少普通投资者把私募当做P2P一样投资,殊不知,私募是高门槛、高风险的投资工具,为了避免踩雷,大讲堂为投资者特别总结几大要点。
首先,投资者在选投私募之前要了解什么是私募基金,我们是否具备合格投资者的资格。私募基金是以非公开发售的募集形式对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包括机构与个人进行募集,按照《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私募基金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