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速查 - 基金速查网 - 开放式基金数据大全,每日基金净值查询
上证综指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沪深300 基金指数

中资

  • 中信证券表示,当前,在政策组合拳扭转投资者情绪下,南向资金流入港股的态势,以及中小盘的业绩增速预期有明显优势,与历史中小盘大幅跑赢大盘的背景相当;仅当前中小盘估值历史分位较高,但我们认为这与中资逐渐掌握中小盘定价权有关,中小盘估值或往中资体系靠拢。截至10月16日,中盘PE估值为9.5倍,在近期的调整下回落至大盘估值以下,虽然当前中盘估值仍处于历史均值以上,但我们认为这与中资逐渐掌握中小盘定价权有关,后续中小盘估值或往中资体系靠拢(2024-10-31 07:50:00)

    标签: 中小 估值 中盘 大盘 港股 南向 中资 增速
  •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以股息视角分析港股公路的估值水平。当前,港股公路投资有三点重要变化。风险提示:出行意愿下降、路网变化超预期、资本开支超预期、收费标准下调、分红比例下调、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2024-10-25 07:16:00)

    标签: 股息 公路 港股 估值 板块 中资 降息 投资
  • 中金公司发布研报认为,截至8月底,全球主动基金配置中资股5%,低配1个百分点。我们测算若从低配转为标配,对应近400亿美元流入,相当于2023年3月以来流出总额。配置比例:截至8月31日,主动基金对中国配置比例低于基准约0.1%。2022年至今,全球主动基金对中国、印度从超配转向低配,韩国仍维持超配,日本低配有所下降。(2024-10-06 00:23:00)

    标签: 流入 流出 资金 市场 外资 港股
  • 近期A股反弹明显,整个9月份,沪指上涨17.39%,创业板指上涨37.62%。国庆长假期间,港股市场延续大涨,中资券商股、内房股集体飙升,多只个股涨幅超过150%。今年的国庆假期很特别,私募圈不再晒各地游玩的照片,不少人在家研究股票。私募圈都在晒各种找钱方式,近日在私募圈甚至还消息传出,“现在连配资公司都不干了,亲自下场买股票了”(2024-10-04 02:18:00)

    标签: 港股 投资 表示 投资者 国庆 市场 券商 收益
  • 中国资产继续上行。10月2日,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早盘直线拉升,现涨超6%,报14640点。上一个交易日夜盘收涨2.12%。同日,港股继续大涨。恒生指数高开0.74%,恒生科技指数高开1.86%当地时间10月1日晚,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伊朗基于合法权利,以本国和地区和平与安全为目标,对以色列的侵略行为作出了果断回应。(2024-10-02 10:19:00)

    标签: 指数 理想 交付 券商 港股 营业 继续
  • 10月首个交易日,港股迎来开门红。节前大涨行情仍在延续,港股三大股指集体冲高,多元金融、房地产板块领涨全市场,中资券商股大涨。展望四季度,中国银河证券判断,后续美国经济软着陆概率依然较大,新一轮美联储降息周期正式开启,年内预防式降息基调延续,全球流动性趋于改善,相对利好港股表现,随着政策陆续落地,港股表现有望受到提振。预计四季度震荡向上概率较大,向上空间需进一步观察国内经济的修复斜率与后续财政政策加码力度。(2024-10-02 10:11:00)

    标签: 港股 降息 政策 概率 表现 四季 落地 板块
  • 伴随着海外头部基金13F的二季度报告相披露,华泰证券指出,二季度海外头部资管机构减仓中资股,超(低)配比例回落至2018年以来20%的历史低位。当前海外降息、大选交易和国内中报、政策交易交织下,市场或仍有较高不确定性,建议把握四条高胜率线索:AH溢价收敛——增配港股;红利“平替”——ROE和派息稳定、估值偏低的A50;景气有持续性+中报业绩改善的交集——消费电子、船舶等;降息预期升温——降息强受益的医药、港股互联网。(2024-09-06 11:27:00)

    标签: 港股 头部 二季度 降息 配置 中资 板块
  • 中金公司表示,全球电网投资具备韧性,出海仍是优质企业实现增长的重要动能,我们重申推荐电力设备出海。微观:2Q24业绩验证景气度延续,看好订单外溢之下中资的成长潜力。表前环节需求景气度较高,2Q24营收增速、BB Ratio指标持续亮眼表现,日立、GEV上调全年电力设备业绩指引彰显发展信心,与此同时头部厂商在手订单交期维持高位,订单外溢效应进一步凸显,现代电气等二线品牌加速成长,我们同样看好后续优秀中资厂商的拿单潜力;表后环节业绩分化明显,主要系下游结构不同,数据中心、公用事业相关需求增速领先,传统建筑市场仍疲软;电表环节,欧美厂商在新兴市场竞争力持续下降,中资跑马圈地进行时;线缆环节,欧洲电网互联及海风配套需求高增。(2024-08-23 07:55:00)

    标签: 电网 电力设备 中资 出海 需求 业绩
  • 8月5日,日本股市连续第三天暴跌,日经225指数一度跌超7%,日本东证指数向下触发熔断机制。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失业率意外攀升至4.3%。中金公司分析师刘刚表示,海外中资股2024年上半年盈利预计同比增长6.4%,较2023年全年的13%明显放缓,多数板块盈利同比增速回落,仅资源品、出口链相关的家电和海运、水电燃气、教育服务等板块表现较好。2024年港股盈利表现或相对好于A股,考虑到盈利较好的周期和互联网等板块在港股中占比更多,且盈利表现较好的头部央企在港股市场中占比较高,而盈利承压的地产与制造链条多数集中在A股。(2024-08-05 12:27:00)

    标签: 港股 盈利 表示 板块 震荡 指数 表现 市场
  • 7月19日消息,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当前下游需求和投资强度总体偏弱,中游机械行业需求处于弱修复态势。往前看,我们推荐结构性机会,包括替换和增补带来的船舶、轨交需求,资源品价格驱动的能矿设备需求,新技术变革带来的专用设备需求,以及中国企业海外份额提升带来的长期出口增长机遇。地产交运设备:轨交投资修复,海运周期景气度持续,地产投资承压:1)船舶:新一轮周期景气持续,中国船企竞争力持续提升;2)工程机械:短期国内小挖增长,海外市场延续下行,中资份额提升;3)铁路装备:动车组招标需求景气,关注轨交外业务拓展。(2024-07-19 07:29:00)

    标签: 需求 设备 关注 带来 提升 周期 修复
  • 公募基金即将在下周迎来“中考”。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分化,其中重仓AI与高股息资产的产品表现亮眼,8只年内收益率超过30%。有4只权益类QDII收益超30%,其中建信新兴市场混合A暂居权益基金收益榜首。摩根士丹利基金表示,近期投资者更多以交易思维进行操作,市场表现为行业轮动较快,以结构性行情为主。未来有几个方向值得重视:一是本身基本面稳定、现金流充裕,且可预见的周期内有望保持一定增长的品种;二是高端制造中资本开支已经下降、产能已经出清的细分领域;三是国企改革,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背景下,国企有望在公司治理改善、经营效率提升方面作出表率。(2024-06-21 05:04:00)

    标签: 收益 混合 股息 权益 收益率 产品 科技 关联基金: 博时成长精选混合A 大摩数字经济混合A 东财数字经济A 工银红利混合 宏利景气领航两年持有混合 宏利景气智选18个月持有混合A 宏利新兴景气龙头混合A 华夏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
  •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公司“出海”业务点开花:有些与多家海外资管机构开展合作,推进海外业务;有些积极申请QDII业务资格或加码布局QDII产品;有些基金公司海外子公司迎来新进展;有些ETF互通产品在海外上市。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公募“出海”有利于近距离接触与服务海外机构投资者,说好中国故事,积极吸引海外长期资金入市。董黎清还表示,海外营销渠道开拓与分销网络的搭建具有挑战性,与当地银行、券商、线上基金平台、其他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需要时间沉淀。在产品线开发方面,中资机构除了充分发挥自身中国资产投资优势,也需要结合当地市场投资者的诉求,积极拓展完善产品线,增强产品业务创新,强化海外投研能力。(2024-04-01 12:25:00)

    标签: 投资 出海 产品 市场 机构 互通 资产 关联基金: 汇添富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
  • 近期,印度、越南等新兴市场表现亮眼,QDII基金已成为基金公司的热门产品。市场人士表示,近年来,QDII产品设计呈现细分化趋势。展望新兴市场的未来走势,工银瑞信基金的基金经理刘伟琳对港股市场保持乐观。“港股市场的估值基本上取决于中资公司在港股上市的情况。(2023-12-20 05:09:00)

    标签: 市场 投资 港股 收益 产品 收益率 截至
  • 中金公司12月12日研报表示,中资寿险趋势向好的价值表现终会兑现为利润改善,修复空间最为可观。2023年中资寿险在价值高增和经济走弱之间先起后落,我们认为板块未如期修复的原因为新业务价值是长期利润前瞻指标,而价值转正带来利润改善被短期的大额股票投资亏损掩盖,使得价值改善的说服力减弱,同时市场对资产端预期过于悲观、对负债端趋势存疑。新单保费增长不及预期;长端利率大幅变动;资本市场大幅波动;自然灾害;政策及监管不确定性;海外金融风险事件。(2023-12-12 07:27:00)

    标签: 寿险 价值 中资 利润 改善 趋势 修复 预期
  • A股“新投资范式”:美债利率higherforlonger,中债利率lowerforlonger。新范式的背后是海外特殊性+国内特殊性。中资股启航,择优供需格局优化的成长复苏资产。23年A股新投资范式确立:美债利率higher for longer,中债利率lower for longer。(2023-12-03 14:30:00)

    标签: 债利 中资 利差 流动性 成长 复苏
  • 中资股票第四季度是否迎来上车机会?10月10日,界面新闻记者从高盛方面获悉,高盛亚太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师慕天辉表示,多项因素显示中资股第四季度机会向好,维持A股和港股超配评级,建议策略性增持中资股慕天辉建议投资者关注政策顺风性的行业,例如专精特新小巨人、新基建、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供应链、大众消费。(2023-10-11 07:32:00)

    标签: 中资 回报 港股 四季 指数 经济 投资者 因素
  • 多家外资机构发表对中国资产的乐观看法。近日,高盛、摩根大通、达国际、德意志银行等外资机构陆续发布最新观点,上调中国经济预测值,看好中国股市表现。野村也于近期发表报告称,看好中国市场的投资价值,经济数据有好转迹象,政策仍具支持性,政府有明确信号希望重振经济、金融市场及信心。野村认为,投资者可关注一些受惠于周期性复苏及结构性机会的行业,包括可再生能源、电动车相关、高科技股等,对中资股维持“策略性增持”看法。(2023-10-11 07:18:00)

    标签: 经济 市场 增长 复苏 中国经济 看好
  • 高盛再度发布对中资股看法。这次观点来自亚太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师慕天辉,他对后市的判断是乐观兼进取。高盛综合30项宏观及市场因素构建了一个“市场轮动模型”,并预测第四季恒生指数、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潜在回报分别达5%、6%及12%,科创50指数、创业板指数、沪深300指数同期潜在回报分别为7%、3%及3%。(2023-10-10 11:15:00)

    标签: 经济 指数 政策 中资 数据 投资 市场 消费
  •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顺应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趋势,中资券商加快国际业务布局,这既有利于中资券商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股东回报,也是证券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受益于我国与“一带一路”地区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日臻完善以及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券商国际业务将保持高速增长,收入贡献率有望向国际一流投行靠拢,股东回报水平有望提升。顺应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趋势,中资券商加快国际业务布局,这既有利于中资券商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股东回报,也是证券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受益于我国与“一带一路”地区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日臻完善以及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券商国际业务将保持高速增长,收入贡献率有望向国际一流投行靠拢,股东回报水平有望提升。(2023-06-21 07:50:00)

    标签: 券商 业务 中资 国际 市场 国际业务 提升 发展
  • 此外,电力行业也有望受益于“中特估”行情。广发电力ETF基金经理陆志明认为,在新一轮的国企改革背景下,电力行业作为国企分类中资产占比较高的行业,预计将会成为本轮政策发力的重点方向之一(2023-05-26 00:00:00)

    标签: 板块 行业 经理 强势 包括 政策
  •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尽管2022年中资寿险新业务价值(NBV)继续承压,代理人数量继续下滑,但代理人产能已呈改善趋势。随着出行恢复正常,我们预计2023年车险的承保表现将逊于上年,但仍属于健康水平。受车险的影响,头部公司财产险整体COR也会略有上升,至98.3-102.3%。(2023-04-14 07:13:00)

    标签: 寿险 车险 中资 认为 公司
  • 针对港股行情方面,华夏基金指出,3日港股市场震荡休整,近期海外银行风险散,但对资本市场影响有所减弱,美元有所回落,利好中资资产。(2023-04-03 00:00:00)

    标签: 港股 中长期 市场 投资 有望 扩散 经济
  • 金融对外开放背景下,在公募基金行业,外资机构陆续进入中国展业,境内基金公司也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参与全球化竞争。近日,多家基金公司拓展海外业务又有最新进展,陈光明旗下睿远香港子公司刚刚“官宣”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复第四类和第九类牌照,正式对外展业,接着,母公司——睿远基金又递交QDII申请,多路径开拓海外市场。在万青看来,面对竞争充分和国际化程度高的市场和行业环境,公募香港子公司构建起自身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获得长期发展。(2023-03-30 00:03:00)

    标签: 公司 子公司 投资 申请 中资 市场 国际
  • 内外环境持续缓和之下,香港市场关注度持续升温。除港股反弹、内地居民赴港签注即将恢复外,已有7年多发展历史的“南北互认基金”(下称“互认基金”),再次走进了市场视野。博时基金认为,中资资管机构在香港零售市场的品牌还需进一步加强。南下基金的产品主要以中资资管公司的产品为主,而由于中资品牌的发展历史较短,出海时间不长,尚未能在香港零售市场树立起较好的品牌力(2023-01-07 00:05:00)

    标签: 市场 发展 销售 南下 投资 北上 中资 关联基金: 华宝动力组合混合A 华夏回报混合A
  • 博时基金认为,中资资管机构在香港零售市场的品牌还需进一步加强。南下基金的产品主要以中资资管公司的产品为主,而由于中资品牌的发展历史较短,出海时间不长,尚未能在香港零售市场树立起较好的品牌力(2023-01-07 00:00:00)

    标签: 市场 南下 投资 发展 收益 北上 品牌 关联基金: 华宝动力组合混合A 华夏回报混合A 汇丰晋信动态策略混合A 易方达科翔混合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