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2月7日晚间消息,美国银行的策略师们建议做多中国股票。策略师预计,美国股市在2025年初停止了持续上涨后,其领先优势将继续消退。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港股Alpha的应用逻辑是投资者需要更关注自下而上的选股逻辑,比如挖掘低估值成长股、高股息标的或事件驱动策略,比如港股通调入调出等等,还有受海外流动性影响大,择时能力也可能贡献Alpha。而A股的Beta,赚的是“市场的钱”,投资者倾向于通过跟踪市场,比如沪深300等宽基指数来获取收益。(2025-02-10 14:03:00)
标签:
外资机构
港股
策略师
市场
比如
策略
投资
股票
-
DeepSeek的崛起,在全球资本市场掀起一波科技浪潮。近日,高盛、德意志银行、美国银行、贝莱德等多家外资机构纷纷表达了对中国资产和A股市场的看好态度,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与此同时,外资机构对A股科技公司的调研热情高涨。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汇川技术、石头科技、澜起科技、华工科技、兆易创新、奥普特、中控技术、甬矽电子、丰立智能等科技成长板块公司获得外资机构密集调研。(2025-02-10 07:44:00)
标签:
科技
外资
市场
资产
机构
调研
公司
-
多家外资机构发声,集体看好中国资产!据最新消息,美国银行的策略师们建议做多中国股票,因为他们预计与美国的贸易和技术战不会升级。汇丰银行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全球对DeepSeek的关注可以刺激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的创新能力,在我们看来,这可能是今年中国股市重新评估的催化剂。”(2025-02-08 06:57:00)
标签:
策略师
股票
指数
投资
预计
估值
上涨
-
近日,贝莱德、富达、联博等外资巨头发声,发表了对美债、美股后市的观点。权益方面,外资机构建议,投资者应保持对美股的积极配置,并灵活应对可能的市场波动。自美联储去年9月份降息以来,持有现金的收益吸引力已经相对不如以往。考虑市场仍有大量观望资金在等待进场时机,债券需求有望强劲。在此环境下,联博建议投资者增加存续期间的仓位,借此掌握降息机会。(2025-01-28 07:07:00)
标签:
投资
市场
可能
降息
投资者
收益
债券
不确定性
-
日前,部分海外大型中国股票基金披露2024年12月持仓变化情况。数据显示,12月,摩根资产管理旗下的基金大手笔加仓中国平安和招商银行,加仓幅度分别达86.41%和22.09%,安联投资旗下神州A股基金大手笔加仓了紫金矿业此外,瑞银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表示,最新措施进一步表明政府对股票市场的重视。未来几个季度,政府可能会出台更多支持措施。(2025-01-27 00:25:00)
标签:
减持
投资
中国平安
重仓股
机构
招商
-
近段时间,包括瑞银、贝莱德在内的多家外资机构发布2025年投资展望。《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无论是从政策支持力度以及投资策略上看,外资对2025年A股市场持乐观态度;同时,境外资金对A股的关注度也在显著提升具体在投资方向上,贝莱德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神玉飞认为,2025年重点关注A股三个方向:一是国家政策保持定力,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促消费和“人工智能+”,这可能是2025年最大的两个政策主线,后续可继续关注是否会有更多的政策落地(2025-01-18 00:12:00)
标签:
投资
政策
市场
关注
投资者
资金
更多
货币政策
-
近期,高盛、摩根大通等知名投资机构纷纷发布研报,上调中国资产评级,看好2025年中国资本市场。孟磊表示,在估值层面上,当前万得全A指数以及沪深300指数的估值均处于五年均值的下方,而股权风险溢价指标处在历史均值上方一倍标准差的位置,这意味着A股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市场上还有充足的空间(2025-01-16 00:06:00)
标签:
市场
指数
盈利
估值
投资
资本
机构
-
近期,高盛、瑞银等外资大行先后发表观点,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后市表现,并纷纷上调中国资产评级。刘劲津团队认为,随着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规模创新高,以及无风险收益率下行,股东回报投资策略还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具体行业上,高盛建议投资组合向广义消费领域倾斜,维持高配线上零售、媒体和医疗保健板块的观点,并将消费者服务板块上调至高配。(2025-01-14 04:21:00)
标签:
上调
目标价
评级
目标
投资
中性
市场
-
A股市场近期虽然出现调整,但是资金仍持续进场。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股票ETF开年迎来超过300亿元资金净流入,境内专业机构和外资在近两日市场大跌情况下逆市增持数百亿元。多家头部外资机构此前也称看好2025年A股走势,认为近期国内政策的调整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2025-01-06 01:52:00)
标签:
市场
净流入
资金
机构
认为
外资
证券
逆市
-
近日,阳光诺和、淮河能源等多家上市公司因回购事项披露了最新的前十大股东情况,不少机构2024年四季度的调仓思路浮出水面,除了涉及多家知名外资机构的加仓动向,还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的调仓操作,如朱少醒、万民远、孙彬等。在中信保诚基金基金经理吴昊看来,在基本面拐点的一致预期形成前,权益市场可能维持震荡,结构性机会取决于流动性与风险偏好的共振,在风险偏好较低的时候, 资金可能增配利率和高股息资产;在风险偏好提升的阶段,资金可能增配事件催化的趋势主题或困境反转,权益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可能围绕上述几个方向轮动。一旦基本面拐点的一致预期形成,偏内需顺周期的低位资产或将获得显著修复。(2025-01-04 12:17:00)
标签:
经理
流通
增配
可能
基本面
截至
偏好
-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王”被众多全球顶尖机构旗下基金重仓。9月一揽子刺激政策推出后,外资机构纷纷增持宁德时代。来自瑞银等机构的研究报告,预计2025年中国国内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0%,超过1200万辆。报告称,这一预测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2024-12-28 10:42:00)
标签:
时代
减持
机构
重仓股
全球
截至
-
元旦将近,2024年即将画上句号。在此特殊时点,外资机构密集发布2025年前瞻性预测。不少外资机构提出了新兴市场的配置价值,其中,中国市场被外资机构集中看多。与高盛有所不同,摩根士丹利除了关注新能源、医药等行业拐点临近的板块外,也对新兴领域的优势产业以及AI应用表示看好。(2024-12-28 02:16:00)
标签:
政策
市场
外资
增长
机构
经济
财政政策
财政
-
内外资机构,齐出手!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上市交易公告书显示,外资巨头巴克莱银行大手笔买入,华泰柏瑞基金也大手笔自购,合计金额高达1.15亿元。对于2025年的投资机会,中欧基金看好消费和科技两个方向,更倾向于大众消费,如餐饮、旅游及乳制品、服装等商品消费;科技行业中则关注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AI应用和硬件、机器人等领域。(2024-12-24 19:43:00)
标签:
投资
机构
公告书
资金
申购
份额
消费
-
临近年底,机构开始为来年布局。从最新动向看,社保基金、养老金、QFII、公募等长线资金密集调仓,大手笔新进多只个股。与此同时,外资机构也积极调研寻找投资机会。外资公募安联基金研究部总经理程彧表示,2025年A股在企业盈利增长与增量政策的支持下,预计仍然将保持震荡向上的态势。(2024-12-16 02:53:00)
标签:
截至
机构
混合
仓位
养老金
养老
社保
-
在最新发布的贝莱德智库2025年全球资产配置展望中,A股被赋予了超配的评级。结合此次展望,贝莱德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宋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落定,目前对中国经济看得更加乐观一些从政策发力方向看,供给侧空间也较大。宋宇认为,目前对于居民而言,很多领域的需求尚未被满足,例如就医、教育以及一些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2024-12-14 08:06:00)
标签:
政策
经济
政治局
展望
表示
认为
中央
会议
-
临近年末,不少外资机构发布了2025年投资策略。外资机构普遍认为,9月底以来的一系列增量政策正在逐步发挥效应,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目前沪深港通在股票相关产品上已经基本满足海外投资者需求。”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表示,下一步期待资产类别上的多样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包括国债类、期货期权等。(2024-12-14 07:22:00)
标签:
投资
市场
外资
投资者
政策
机构
股市
企业
-
11月7日,A股全线飘红,上证指数上涨2.57%,站上3470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三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九成股票型ETF实现普涨。证监会副主席李明11月7日表示,坚定不移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便利跨境投融资,扩大沪深港通投资标的范围,优化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支持推出更多跨境ETF产品,拓展存托凭证互联互通,拓宽境外上市渠道,扩大期货市场开放,进一步增强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鼓励和支持更多外资机构来华投资展业,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持续强化与国际投资者的沟通机制,推动解决外资关切与合理诉求,加强开放条件下资本市场监管和监管能力建设,维护市场稳定运行。(2024-11-07 20:52:00)
标签:
跨境
市场
投资
成交
交易日
开放
成交额
产品
-
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出炉,业绩高增股格外受到关注,外资机构和一些明星基金经理的持仓也浮出水面。近日,上市公司三季报陆续披露,有不少上市公司业绩爆棚。对于未来,招商基金基金经理付斌表示,还是希望淡化对短期行业轮动的判断,加强对行业和公司中长期价值的研究。(2024-10-28 00:46:00)
标签:
公司
业绩
季报
行业
上市公司
增长
-
10月12日,财政部宣布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方案。对此,外资机构如何解读?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财政部在2023年批准了超过2.2万亿元人民币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度,以支持债务解决和偿还企业欠款,在2024年又批准了1.2万亿元人民币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度“三则,基本面仍处于弱势运行态势,有限的财政扩张并不足以在短期内扭转基本面预期,中央加杠杆和地方化债需要维持低利率环境,货币政策在较长时间内仍将维持宽松,收益率曲线的下行趋势尚未扭转。”朱冰倩进一步称。(2024-10-13 00:27:00)
标签:
财政
政策
债务
规模
地方政府
增量
地方
政府
-
近期A股市场放量大涨,短短9天时间,沪指从2689点一口气干到了3336点。市场资金跑步入场,暴涨的背后源于市场超级利好不断,尤其是央行下场提供无限“子弹”这个超级利好,是A股历史上没有过的。顺时投资权益投资总监易小斌告诉记者,由于政策超预期,而且是拿出真金白银,因此市场在积弱已久后可以高看一线,大幅增加仓位。(2024-10-08 02:16:00)
标签:
调研
市场
政策
投资
合计
公司
上市公司
上市
-
中国资产迎来了独涨行情!昨天晚上,由于伊朗发动对以色列的导弹袭击,全球市场大多杀跌。今天早上,日韩股市亦是全线走低。然而,此时的中国资产异军突起。国泰君安认为,复盘过去10年港股市场在国庆黄金周期间的表现,港股市场获得正收益的历史概率超过70%,只有在2018年和2023年的国庆期间出现下跌的行情。(2024-10-02 09:54:00)
标签:
港股
指数
市场
涨幅
行业
国庆
全线
-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本市场中国股市的史诗级上涨,外资纷纷改变了看法。贝莱德上调中国股票评级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已将其对中国的战术资产配置从“中性”上调至“适度超配”分析师预测短期内中国股市至少会上涨10%,未来还会更多。他们补充说:“在下一阶段,我们看到了更持续反弹的潜力,估值将达到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的水平。(2024-10-02 08:33:00)
标签:
股市
反弹
股票
投资
投资者
上涨
上调
策略师
-
国新办发布会一揽子涵盖货币、房地产以及市场支持政策的系统性政策推出,力度明显超出市场预期。随着沪指连续两天大涨,外资机构尤为关注此次政策的变动。此外,包括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也对此表示关注。比如,摩根士丹利认为尽管措施释放了积极信号,表明决策层对经济疲软的深度关注但其对消费刺激的效果有限。(2024-09-25 14:37:00)
标签:
政策
市场
经济
外资
表示
关注
基本面
-
美联储近期宣布降息50个基点,外资机构怎么看?美联储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上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50个基点至4.75%—5.0%,这是自2020年3月以来的首次降息。港股方面,过往港股估值与流动性环境高度相关,此次降息预计利好利率敏感度高的成长股后续估值的修复弹性。美国此次降息迫使市场重新审视港股互联网,当前互联网平台基本面增长韧性仍然较好,盈利兑现持续超预期,估值性价比较高。(2024-09-22 00:27:00)
标签:
降息
基点
利率
市场
收益
政策
港股
估值
-
今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持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证券时报记者近日采访贝莱德、摩根大通、汇丰、花旗、富达等外资机构,从国际投行到全球顶尖的资产管理公司,面对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短期挑战,他们依然不改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与长期投入余学勤则认为,有必要鼓励养老金等各类长期资产管理者入市,以及吸引更多包括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在内的海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市场。这些举措都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市场的交易量、流动性并增强市场的活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各类专业投资者作为市场“稳定器”的功能。(2024-09-18 07:21:00)
标签:
市场
投资
外资
证券
投资者
机构
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