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证券近日研报表示,展望2025年,我们认为科技产业的投资主线将继续围绕AI展开。随着大模型能力在多模态、逻辑推理等方面的持续进步,AI料将与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深度结合,从算力基础设施到终端应用落地,持续驱动科技产业投资,我们推荐关注AI算力、应用与数据、AI终端三个方向的投资机会。展望2025年,我们认为AI的落地会持续驱动科技产业投资,与此同时,宏观需求的复苏和供给端技术创新也将为细分领域带来结构性投资机会。我们推荐:(2024-11-15 08:02:00)
标签:
科技创新
产业
科技
投资
落地
复苏
应用
关注
政策
-
创业板50ETF产品有望迎来进一步扩容。11月13日,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国泰基金、富国基金、工银瑞信基金、万家基金6家公募机构集体上报创业板50ETF产品,而日前嘉实基金申请将旗下一产品转型为创业板50ETF产品已获证监会接收材料。科创类基金产品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公募机构也加大布局力度。国泰基金表示:“新能源、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创业板的企业,政策和市场的支持将使得创业板企业未来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引领创新科技产业方向(2024-11-15 00:05:00)
标签:
创业
指数
产品
布局
投资
投资者
关联基金:
华安创业板50ETF
景顺长城创业板50ETF
鹏华创业板50ETF
-
随着行情的演绎,基金业绩水涨船高。截至11月11日,主动权益类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涨幅接近10%,超200只基金的净值创下历史新高,但从整体来看,基金首尾业绩分化加剧。诺安基金表示,站在科技板块起舞的当下,关注旺季消费电子终端销售和产品创新、工业和汽车芯片需求拐点。(2024-11-13 01:33:00)
标签:
净值
板块
业绩
数字
科技
涨幅
混合
关联基金:
大摩数字经济混合A
国融融盛龙头严选混合A
-
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司司长严伯进11月9日在第十五届财新峰会上表示,后续证监会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关于发行上市、上市公司监管、私募创投等制度安排,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他强调,发行人要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充分做好信息披露,充分揭示风险所在;中介机构要履行好看门人职责,不断提升专业投研能力;监管部门要持续把好入口关,维护好市场秩序;广大投资者在理解和把握科技企业特点的基础上,做出理性投资决策。(2024-11-10 00:08:00)
标签:
市场
资本
投资
创新
科技
上市
科技创新
发行
-
11月7日的A股只能用“强势”来形容。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终端,上证指数及深证成指当日涨幅分别为2.57%和2.44%,沪深两市成交金额合计再超2.50万亿元。“我们将进一步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功能,加快落实好‘科创板八条’等政策措施,持续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适配性和包容度。(2024-11-08 07:14:00)
标签:
投资
投资者
增量
规模
机构
市场
中长期
关联基金: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
三季度“基金买手”的成绩如何?2024年三季度,多只混合型FOF凭借对主题型权益ETF的高度配置,实现了超过20%的显著涨幅,彰显出“基金买手”在当前市场环境中的出色的盈利能力华北一位公募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三季度港股市场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增长潜力,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地产板块也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表现稳健,带动了相关个股和基金强势回暖;泛科技板块凭借其高成长性和创新能力成为市场热点(2024-11-02 06:53:00)
标签:
市场
港股
规模
板块
投资
养老
管理
关联基金:
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
银华中证内地地产主题ETF
-
前10月主动权益基金收益4.23%,最牛赚超57%2024年前10月市场已经结束,又到了总结公募基金业绩的时刻。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经理马翔表示,展望2024年四季度,重点布局三大投资主线:一是科技创新主线,在AI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自动驾驶、机器人等新科技领域;二是高端制造升级主线,在半导体自主可控、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机械装备等领域,北交所部分公司在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卡位好;三是新兴消费主线,中国消费人群庞大,近年来结构性新兴消费亮点频出,在包括医疗美容、运动健身等领域,北交所也有质地不错的公司可以重点关注。(2024-11-01 12:35:00)
标签:
业绩
市场
收益
表现
指数
权益
管理
关联基金:
东财芯片E
东吴新趋势价值线混合
万家臻选混合A
-
随着A股三季报陆续披露,公私募机构进入调仓的重要时间窗口期。9月下旬以来,市场情绪显著回暖,政策显效和上市公司业绩变化情况已成为基金机构关注的重点。对于四季度看好的方向,新华基金权益投资总监赵强表示,一是调整幅度较大的医药板块,看好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药等方向的反弹空间;二是高成长性板块,看好储能、逆变器等细分子行业的投资机会,可优选壁垒高、商业模式好、更聚焦海外业务的公司进行投资;三是科技创新板块,当前人工智能、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华为产业链、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等板块,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相信未来相关公司能够持续兑现业绩。(2024-10-31 06:22:00)
标签:
公司
季报
业绩
关注
行业
变化
投资
-
截至10月28日,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基金在三季度的持仓情况、规模变动以及基金经理的操作思路、后市观点等数据信息都随之曝光。尤其是在经历了前期的市场波动和“924”新政释放重磅利好之后,基金的调仓动向和行业配置更是备受关注。诺安创新驱动的基金经理左少逸、邓心怡也在三季报中表示,在投资策略和配置方向上依然坚持布局大科技的两个核心方向,一个是以半导体、信创为代表的软硬科技自立自强,一个是以AI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产业萌芽(2024-10-31 14:11:00)
标签:
科技
国产
国产化
板块
季报
科技股
-
市场全天探底回升,创业板指领跌。盘面上,消费电子概念股维持强势,低空经济概念股再度拉升,ST板块逆势活跃。下跌方面,芯片股展开调整。有机构认为,当前市场处于预期大拐点向行情大拐点的过渡阶段,随着增量政策不断落地,经济基本面持续改善,后续有望开启以信用周期重新上行为核心特征的年度级别牛市行情。成长性较好且对利率敏感的生物医药板块值得关注。(2024-10-30 14:52:00)
标签:
概念股
拐点
市场
板块
概念
行情
下跌
-
截至10月25日,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进入高峰期。和大而全的头部公募相比,个别中小公募旗下极具进攻锐度的基金产品,更能引来市场关注。“在人工智能的带动下,我们判断科技行业将进入新一轮创新周期,而且这一轮景气周期的幅度和广度可能会远远超过2019年的5G周期,可以类比2010年开始的移动互联网周期。(2024-10-29 00:21:00)
标签:
周期
重仓股
季报
仓位
科技
经济
持仓
-
近日,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绩优基金的最新调仓动向浮出水面。三季报显示,夺得前三季度主动权益冠军的西部利得基金何奇,在三季度降低了股票仓位,但逆势加大了对港股的配置比重;擅长科技股投资的财通基金金梓才,则在三季度提高了股票仓位,一方面依然超配海外算力板块,另一方面则对电子方向做了加仓;万家基金莫海波凭借重仓AI在今年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同时表示自己还看好种子板块和创新药方向。最后,他相对减仓了出海的仓位,但仍然重点配置了海外变压器等核心品种。(2024-10-29 06:54:00)
标签:
季报
仓位
板块
创新
看好
业绩
港股
-
近日,公募基金2024年三季报陆续披露。在A股市场近期走强的背景下,那些及时跟进且实现超额收益的主动权益基金再度回归公众视野。部分基金经理较为看好半导体产业的投资机会。“目前,全球半导体行业正处于上行阶段,各种科技创新层出不穷。”郑巍山表示,对该行业发展抱有充足信心。(2024-10-25 04:46:00)
标签:
季报
创新
收益
权益
行情
科技
-
科技迅猛发展的脚步不曾停下,唯有跟住创新的方向,才是投资的“不二法门”。华为推出鸿蒙操作系统至今已有5年,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鸿蒙份额超越IOS系统,成为国内第二大手机操作系统展望后市,科技仍旧是最具投资吸引力的方向之一。陆阳表示,科技是带领产业升级的底层基础,流动性及风险偏好快速提升对科技板块而言是相对有利的风口期。(2024-10-22 09:18:00)
标签:
鸿蒙
消费
板块
概念
电子
概念股
创新
系统
-
科技迅猛发展的脚步不曾停下,唯有跟住创新的方向,才是投资的“不二法门”。华为推出鸿蒙操作系统至今已有5年,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鸿蒙份额超越IOS系统,成国内第二大手机操作系统展望后市,科技仍旧是最具投资吸引力的方向之一。陆阳表示,科技是带领产业升级的底层基础,流动性及风险偏好快速提升对科技板块而言是相对有利的风口期。(2024-10-21 00:54:00)
标签:
鸿蒙
消费
板块
产业链
电子
系统
概念股
概念
-
如何看待当前市场走势?对此,东吴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刘元海表示,聚焦有中长期产业发展趋势的方向,具体看好受益于政策驱动的内需和顺周期方向,以及科技、创新药等产业方向刘元海表示,投资回报通常来自对优质公司的长期坚守,没有人能够精准预测短期涨跌,频繁择时有可能错过投资机遇,也可能进一步放大亏损。在此过程中,投资者要系好安全带,理性看待市场短期波动,做好组合风险管理。(2024-10-21 01:41:00)
标签:
市场
方向
投资
创新
可能
政策
行情
产业
-
近期,科创板芯片板块受到市场广泛关注。10月18日,证监会官网显示,富国基金和汇添富基金上报科创芯片ETF。得益于国家对科技创新领域政策、战略上的支持,科创板的包容性不断增强,上市企业数量也持续增加,引领起了一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芯片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聚集效应(2024-10-19 22:55:00)
标签:
上市
指数
市场
产业
证监
-
本周A股前四日震荡向下,周四尾盘上证指数跌破3200点,但周五午后大盘迎来大涨,各指数快速拉升,科创及创业板领涨,半导体板块领头冲高,两市成交额突破2万亿。对此,记者采访了博时、招商、国泰、中欧、长城、兴业、信达澳亚、前海开源、金鹰、摩根士丹利、恒生前海、富荣、东吴、国寿安保、鑫元、上银、易米等十余家基金公司,对市场进行火线点评,并对后市走向和投资主线作出研判。“随着市场活跃度提升,权益市场短期存在一定的波动,建议密切关注科技创新领域相关产业政策的落地,积极寻找科技方向的结构性机会。”鑫元基金市场研究部提醒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建议保持理性,切勿盲目追高,可借波动适当进行结构调整。(2024-10-18 20:54:00)
标签:
市场
政策
板块
科技
关注
预期
经济
-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10月12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023年度报告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受托运营2023年度报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丁学东在8月发表的文章中表示,将持续加大对国内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加大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性领域的长期股权投资力度,加大对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等方面的投资规模。(2024-10-13 00:20:00)
标签:
投资
收益
收益率
总额
资产
养老
-
在连日上涨的投资效应之下,指数基金再次成为基金公司布局重点。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在10月8日全市场处于发现状态的31只基金中,有19只为指数基金,占比超过60%,涵盖到软件、半导体、电网设备、消费、医药等领域宏利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宏利价值驱动六个月持有基金经理孟杰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看好本轮科技创新周期的到来。(2024-10-09 09:51:00)
标签:
市场
指数
发行
布局
申购
投资
大额
关联基金:
长盛同益成长回报(LOF)
工银可转债债券
西部利得策略优选混合A
-
暴力拉升的普涨行情中,基金快速修补净值的选股策略仍有微妙的差异。显而易见的是,时间对基金净值和排名而言格外重要,这使得当前行情虽已处于普涨环境中,但基于最快时间、最强股价的基金净值修复策略,使得当前超跌股与强势股显露出“先弱后强”“先强后弱”的现象,许多在今年年初已经开始反弹之路并实现年K线翻倍的基金重仓股,在9月后至今的行情中大幅度跑输指数,而一批超跌股走出了暴力拉升行情。鹏华基金国际业务部基金经理李悦指出,作为受海外流动性影响较大的资产,港股的估值修复弹性可观。鹏华港股科技ETF基金经理张羽翔也认为,港股科技还受到产业资本支撑,其回购和分红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创新药、消费等领域则受益于相关政策支持,这些政策将有助于医药、消费板块的估值修复。(2024-10-08 05:05:00)
标签:
港股
行情
股价
翻倍
市场
政策
-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培育壮大保险资金等耐心资本,打通制度障碍,完善考核评估机制,为资本市场和科技创新提供稳定的长期投资。未来,随着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保险资金有望在支持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保险资金投资模式也将更加多元化,通过股权投资、并购重组、产业基金等方式,为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2024-10-04 05:29:00)
标签:
保险
投资
资金
资本
考核
科技创新
创新
机制
-
在中国股市强势上涨之际,一只跟踪中国大型公司表现的“中国龙ETF”登陆美股。该ETF全称为“Roundhill中国龙ETF”,于美东时间10月3日开始上市交易,计划追踪5-10家最大和最具创新性的中国科技公司,每个标的配置权重基本相同,发行方统称这些公司为“中国龙”。根据Roundhill Investments的说法,“中国龙ETF”将投资于中国公司的美国存托凭证或衍生工具,并每季度重新平衡一次。截至“中国龙ETF”上市时,这九家大市值科技公司总体上通过规模经济、坚实基本面和相较于同行的快速增长,展现出竞争优势。(2024-10-04 07:52:00)
标签:
公司
科技
基本面
规模
上市
市值
竞争优势
投资
-
金融政策“组合拳”出台,政治局会议释放进一步的政策加码信号......随着一揽子政策发布,A股已然一派大涨景象。甬兴证券9月30日研报分析称,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引导下,伴随着市场风险偏好的回暖,叠加海外科技股源源不断的映射效应,科技制造创新领域的关注度有望持续提升,从而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2024-10-01 06:57:00)
标签:
公司
调研
政策
科技
行业
纪要
二季度
-
近日,降准、降息、下调存量房贷利率、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加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等多项重磅利好政策发布,A股与港股市场应声大涨。在港股市场方面,中欧基金建议关注三大投资机会:第一是上游资源品,主要投资逻辑是前期资本开支不足导致供给侧受限的确定性,以及全球再工业化和中国经济转型所引发的实物需求结构性上行;第二是中国企业出海的投资机遇,依靠国内强大的制造业效率以及完备的产业链,优秀公司开始摸索出海渠道,输出生产能力和品牌以谋求更广阔的市场;第三是科技创新,可关注生物医药、电子半导体以及互联网平台所带来的机会。(2024-09-30 07:18:00)
标签:
港股
市场
反弹
权益
降息
政策
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