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表示,车网互动是指电动汽车通过充电设备和电网之间进行能量和信息的互动,包括单向的有序充电和双向的V2G两种模式。电动汽车具备电力负荷和储能的双重属性,在电动汽车保有量和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持续提升的背景下,车网互动一方面可以缓解电动汽车大规模充电接入配电网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灵活地参与电力系统的需求侧调节,稳定电力系统的同时获取一定的调节收益。车网互动是指电动汽车通过充电设备和电网之间进行能量和信息的互动,包括单向的有序充电和双向的V2G两种模式。(2024-09-13 07:46:00)
标签:
充电
电动
电网
-
中金研报表示,近年来随着服务费企稳、需求结构变化与轻资产占比提升,充电运营环节基本面持续改善;向前看,新型电力系统改革有望驱动运营商向负荷聚合转型,负荷聚合模式直接改变充电运营传统商业模式、打开潜在收益空间,并且具备较高准入门槛,或直接赋能头部运营商。负荷聚合进入壁垒高,头部运营商优势有望扩大。负荷聚合模式具备在规模、技术、政府关系等方面较高的准入门槛,我们认为中小运营商即便在局部地区达到规模要求、能够成为负荷聚合商,也很难具备较强的分析预测和调控能力、实现对于负荷的精准调控,而头部运营商具备资源规模、技术能力和政府关系三方面优势、有望聚合负荷侧资源、成为参与虚拟电厂的主要力量,负荷聚合模式一方面助力头部运营商增强竞争优势、支撑领先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赋予头部运营商更加显著的收益向上弹性。(2024-09-06 07:16:00)
标签:
运营
运营商
充电
模式
头部
有望
-
本周机构最新关注个股曝光。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本周,66家机构合计进行698次评级,共计298股被券商研报给予“买入型”评级。较早布局充电桩海外市场的盛弘股份,多项产品已获得欧盟CE、英国UKCA、新加坡TR25等多个地区的安全标准认证并已进入海外市场。今年上半年,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业务实现销售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44.83%。(2024-08-11 07:38:00)
标签:
评级
生猪
公司
机构
实现
买入
-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以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具有禁带宽度大、饱和电子漂移速率高、击穿电场高、热导率高等特点,是半导体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碳化硅衬底位于碳化硅产业链的核心上游,采用碳化硅功率器件的高压快充新能源汽车更能适应其增加续航里程、缩短充电时间和提升电池容量等需求,预计将成为未来的主流选择,驱动碳化硅衬底需求进一步增长。碳化硅衬底位于碳化硅产业链的核心上游,采用碳化硅功率器件的高压快充新能源汽车更能适应其增加续航里程、缩短充电时间和提升电池容量等需求,预计将成为未来的主流选择,驱动碳化硅衬底需求进一步增长。(2024-07-16 08:03:00)
-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3月27日工信部联合三部委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针对动力电池部分提出“推动4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投入量产,实现5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应用验证补能:充电或为未来主流方案。充电是目前主机厂选择的主流补能方案,其核心优势在于初始投资和后续运营成本低,缺点是充电速度较慢,我们认为后续充电功率提升有望进一步节约充电时间,综合考虑成本收益、充电或将成为未来eVTOL主流补能方案,目前有Joby、Beta等推出eVTOL充电解决方案(2024-04-25 08:21:00)
标签:
电池
充电
方案
-
中金研报表示,eVTOL要求电池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固态/半固态电池或为未来主流路线。其中,高安全是指电池系统需要达到航空级的安全性,而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直接决定eVTOL载重、续航里程等性能指标。补能:充电或为未来主流方案。充电是目前主机厂选择的主流补能方案,其核心优势在于初始投资和后续运营成本低,缺点是充电速度较慢,我们认为后续充电功率提升有望进一步节约充电时间,综合考虑成本收益、充电或将成为未来eVTOL主流补能方案,目前有Joby、Beta等推出eVTOL充电解决方案(2024-04-25 07:21:00)
标签:
电池
充电
方案
-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11月28日,华为宣布到2024年度部署超充桩超过10万个,我们预计对应市场空间接近600亿元。华为预计到2024年度部署超充桩超过10万个,我们预计对应市场空间接近600亿元,特斯拉宣布将对中国大陆地区充电网络开放升级,特斯拉官微宣布,预计350+座超充站对非特斯拉车辆开放(2023-12-01 07:40:00)
标签:
充电
预计
宣布
提升
-
今年是“消费提振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电子产品消费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的政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技术部副主任中国充电联盟主任刘锴:从公共充电桩的建设的角度来看,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它的保有量大概是220多万个,私人桩的保有量大概是493万个。从车桩比的角度看,应该说是差不多是2.5:1这样子,基本能够满足电动汽车的平常的日常的使用。(2023-10-02 07:31:00)
标签:
充电
消费
保有量
消费者
-
9月1日,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的通知》。同时,引导地方对高速公路、乡镇等保障型充电基础设施的补贴支持,加大行业扶持力度。鼓励地方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远途、中重型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应用。(2023-09-02 00:00:00)
标签:
汽车行业
增长
推动
限购
-
摘要:昨日,Mate60开售。Mate60Pro12+512GB版本定价为6999元,卡位高端层级。华金证券认为,Mate60系列产品发布有望带动国产安卓手机高端品牌崛起。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形势变化风险;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023-08-30 10:29:00)
标签:
手机
高端
支持
鸿蒙
充电
有望
-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人形机器人板块迎来重要催化,北京市设立100亿机器人产业基金;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多款人形机器人亮相,多项技术迎来更高水平解决方案。中长期赛道趋势:对当前低渗透率产业或赛道进行梳理,渗透率低位具备明确上升预期的有工业机器人、充电桩、智能汽车L3;渗透率极低处于从0-1阶段的包括人形机器人、氢燃料电池、ChatGPT等。(2023-08-24 07:44:00)
标签:
机器
产业
渗透率
痛点
渗透
-
中信证券:市场再现三重谷底,已具备以往历史底部特征市场再现三重谷底,已具备以往历史底部特征;政策积极信号已非常明确,政策举措正不断落实,须坚定信心;政策起效及市场情绪的扭转需要时间,须保持耐心;择机布局产业及政策主题。首先,从市场目前的状态来看,政策预期从无到亢奋再回到冰点,情绪也重回谷底,市场环境已具备以往历史底部的特征。行业配置建议:成长风格看好哪些?重点配置:汽车,尤其是“智能汽车/无人驾驶”大赛道的确定性机会;AI重点看好传媒,基本面趋势改善,盈利弹性凸显,且受益于内、外资共同超配,筹码结构较佳;医药生物,CXO和创新药或受益于美国利率中枢下行,有利于海外医药投资回升,以及国内消费复苏预期;机械自动化,更受益于行业景气周期筑底回升;电力设备有望反弹:包括:大储、充电桩、电网、光伏等未来仍具成长性,且目前估值已经降至合理偏下水平的细分领域(2023-08-21 00:21:00)
标签:
政策
市场
预期
受益
底部
券商
布局
股息
-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进入密集期,中报业绩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截至8月18日收盘,在已披露中报业绩的810家A股上市公司中,超八成公司盈利。中信证券分析认为,结合海外充电桩建设的快速增长,国内充电利用率提升,乡村区域推广政策陆续落地,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寻找投资机会:一是受益于海外高景气度的充电桩设备企业;二是头部充电运营商以及国内市场份额相对优势的企业;三是配用电和充电桩形成协同的企业。(2023-08-19 02:01:00)
标签:
公司
净利
中报
充电
净利润
股息
盈利
-
国泰君安表示,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成为主流,更丰富的座舱体验和智能驾驶功能都对动力电池提出了更长续航里程、更高能量密度的要求。国内头部企业全方位布局快充领域,加快快充产业化进程。2018年10月10日,保时捷发布其首款纯电动车Taycan,开启快充商业化探索。(2023-08-17 07:18:00)
标签:
电池
技术
产业
受益
布局
充电
-
周五,A股市场整体冲高回落,板块间分化依然显著,大消费主线受政策面利好刺激大幅走强,但新能源、半导体、银行保险等权重板块依旧低迷,拖累沪深两市主板指数小幅下挫。具体配置方面,陈果表示,随着半年报业绩逐渐落地,围绕业绩确定性及超预期方向的轮动有望加速。此外,经济预期底部叠加流动性环境相对较好,低渗透率行业有望跑赢市场,可关注智能驾驶、TOPCon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绿氢等新技术,以及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的新变化。(2023-07-22 08:01:00)
标签:
消费
板块
经济
市场
有望
企稳
主线
复苏
-
“防守反击”的后续:让子弹继续飞。我们在5月25日上证3168低点先验地提出“防守反击,科创为先,次新为辅”的观点,成为市场的重要共识,本周TMT指数上涨3.77%。投资主题和个股推荐:掘金现代化,看好科技自主、苹果MR和次新科技。1、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推荐半导体/高端装备;2、数字产业投资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消费电子迎来新物种,推荐苹果MR/软件服务/运营商;3、利润率改善和电改预期下的电力运营;4、政策驱动放量在即的充电桩(2023-06-10 09:13:00)
标签:
预期
政策
产业
推荐
低位
反弹
-
光大证券:政策推动下关注电力需求侧响应及充电桩投资机会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海外车企扩产不及预期;风光政策下达进度不及预期;风机招标价格复苏低于预期、产业链原材料价格波动;国家电网投资、信息化建设低于预期风险。(2023-06-06 08:22:00)
标签:
预期
储能
电网
体系
风电
-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继“部署加快推进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以及对部分国六a乘用车给予额外半年销售过渡期影响,燃油车型被动降价促销压力有望缓解。行业景气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格局恶化;客户拓展及新项目量产进度不及预期。(2023-06-05 07:37:00)
标签:
板块
用车
交付
预期
-
中信证券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上半年车企价格战、补贴退坡影响逐步趋弱,国内新能源汽车车市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企稳。板块中上游锂电池及电池材料环节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各环节格局基本形成,龙头地位持续稳固,中上游环节建议关注4680电池、磷酸锰铁锂、复合集流体、钠电池、一体化压铸等降本增效的创新技术。行业电气化、智能化成长趋势明确,当前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配置价值。重点关注具备新技术、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同时建议关注充电桩、储能、机器人等新应用场景带来的投资机会(2023-06-01 07:40:00)
标签:
电池
储能
关注
充电
环节
-
当前,哪些细分赛道正处于“0-1”关键阶段?招商证券张夏团队认为,以下两类赛道处于这一爆发期:1)新技术导入后带来的渗透率高增:复合集流体、TOPCon电池、充电桩、人形机器人;2)国产替代加速带来的渗透率高增:POE胶膜、绿氢电解槽、光刻胶。光刻胶分为半导体光刻胶、面板光刻胶、PCB光刻胶,其中半导体光刻胶技术壁垒最高。从具体各品类光刻胶国产替代情况看,目前我国g 线、i线胶国产化率最高,已突破10%;而高端领域的KrF胶、ArF胶分别初步实现量产和完成自主技术突破,且已量产的KrF胶料号覆盖种类依然较为单一。(2023-05-29 07:16:00)
标签:
光刻
电池
渗透率
机器
-
国泰君安证券:5月销量回暖 充电桩发展再获政策推动锂价继续上行。根据鑫椤资讯统计数据,2023年5月15日-5月19日,锂价继续上行,带动正极材料以及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1)碳酸锂上周价格上升3.5万元/吨,涨幅分别为13%;2)5系、6系和8系三元材料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5系涨幅15%,6系涨幅8%,8系涨幅5%,磷酸铁锂价格小幅上升2%;3)国产六氟磷酸锂价格再次大幅上升1.75万元/吨,涨幅达14%。(2023-05-25 07:20:00)
标签:
增长
涨幅
价格
充电
上升
正极
材料
-
沉寂多日后,新能源产业链终于迎来大面积反弹。5月15日早盘,新能源板块高开高走,充电桩、锂矿等领域个股轮番上涨,个股实现涨停潮。在此前举行的2023年春季策略会上,前海开源的基金经理崔宸龙在《全面进攻,站在新一轮繁荣的起点》的演讲中直言,“即使在过去一年整个新能源行业的股票表现还是比较一般的,但我看到整个行业的发展不仅没有减速,反而在加速,各家企业大力发展各种各样的新技术,脚步一刻未停(2023-05-16 07:17:00)
标签:
板块
赛道
个股
上涨
实现
反弹
-
充电桩零部件行业首次覆盖,增持评级。补能缺口叠加补贴政策有望推动中美欧市场充电桩快速铺设,充电桩的核心零部件充电模块和充电枪成本占比分别为45%/20%左右,而磁性元器件决定了充电模块的电气性能,成本占比约为25%,充电模块、充电枪和磁性元器件将深度受益于充电桩快速铺设,并且兑现节奏将快于整桩。可靠性壁垒强化先发优势,率先推出新产品的厂商有望构筑壁垒。下游充电桩厂商对充电模块的可靠性要求较高,往往要求达到5年内故障率低于2‰或者7年内低于1%,模块厂商通常需要5年时间以优化工艺来实现该可靠性要求,考虑到充电模块扩产速度较快,产品经验证的现有头部厂商有望保持高市占率(2023-05-05 07:50:00)
标签:
充电
厂商
-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2021-2022年为国内电动车销量增速最高的两年,而充电桩作为电动车后市场中的重要配套设施,将略晚于电动车迎来增速最高阶段,预计2023年将是充电桩销量高增之年,预计2022、25年全球公用充电桩增量达88、300.8万个,复合增速51%。高压快充+大电流水冷技术带动充电模块、充电枪/线等核心零部件价值量上升。利:高压快充+大电流水冷技术带动价值量上升。当前电车补能效率与燃油车仍存差距,催生大功率快充需求,驱动:1)高电压充电,带动充电枪等核心零件耐压等级提升;2)大电流充电,但产热增加影响充电桩寿命,充电线液冷技术替代传统风冷成为最佳解决方案(2023-04-26 07:13:00)
标签:
充电
增速
销量
电动
预计
-
国泰君安证券3月22日研报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望迎来修复阶段。建议关注:1)钠离子电池加速产业化应用,推荐标的:振华新材、鼎胜新材、贝特瑞,受益标的:维科技术、元力股份等;2)在政策指导下增长强劲的充电桩环节,受益标的:盛弘股份、科士达、绿能慧充、炬华科技等。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2023-03-22 06:55:00)
标签:
价格
产业
产业链
增长
股份
降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