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沪深北交易所近期均有拟上市公司按下“终止键”,主动要求撤回注册申请文件,其发行注册程序也随后被终止。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149家企业主动撤回首次公开发行材料并终止上市进程。对于券商而言,撤否率反映了其IPO项目的审核质量和风险控制能力。撤否率较高可能意味着券商在项目选择和审核过程中存在问题,无法通过监管的审核要求,这可能会对券商声誉、业务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沪深北交易所近期均有拟上市公司按下“终止键”,主动要求撤回注册申请文件,其发行注册程序也随后被终止。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149家企业主动撤回首次公开发行材料并终止上市进程。
多位市场人士认为,从严把好IPO质量关,从源头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是科学合理保持IPO常态化,统筹好一二级市场动态平衡的应有之义,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市场的公信力,营造良好资本市场生态,提振投资者信心。发行人、中介机构只有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赛道”,当好“看门人”,才能顺利拿到IPO入场券。
多家企业按下IPO“终止键”
8月8日,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信息网站更新信息,由于公司及保荐机构长江证券申请撤回文件,皓泽电子IPO终止注册。这已经是8月份以来,第4家IPO终止审查的公司了。
把时间轴拉长了看,今年以来,沪深北交易所已有IPO终止企业149家,其中,12家审核不通过终止,137家主动撤回。分板块来看,这些企业分布在29个行业,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数量最多;其次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医药制造业以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第三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