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新华财经北京5月31日电过去几年,持有期基金成为基金发行市场的一大亮点,2020年以来,该类产品迈入快速发展期,至今已有上千只。然而,从与非持有期基金的对比来看,2020年以来发行的持有期基金业绩方面并未有明显优势,甚至部分基金两年、三年之后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对于持有期内基金经理离职的情况,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认为,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基金公司应尽量避免封闭期更换基金经理的情况发生;另外,基金公司有义务建立并维护稳定的投资框架和投研队伍,使得基金不因个人变动原因产生巨大变化,从而出现损伤投资者利益的情况。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指出,基金管理人应尽早地向投资者告知基金经理更换的消息,对更换原因、新基金经理的背景和投资策略等信息进行充分说明,允许投资者在一定期限内提前赎回基金。
行情来了还亏着 7只百亿基金仍亏超30% 也有百亿基金创下历史新高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首批10只中证A500ETF规模达1150亿元 20只场外基金募资近800亿
新华财经北京5月31日电过去几年,持有期基金成为基金发行市场的一大亮点,2020年以来,该类产品迈入快速发展期,至今已有上千只。然而,从与非持有期基金的对比来看,2020年以来发行的持有期基金业绩方面并未有明显优势,甚至部分基金两年、三年之后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业内人士认为,持有期基金的表现受封闭期内宏观经济运行、企业业绩、市场交易行为以及基金经理本身的投资能力与表现周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不论盈利还是亏损都是正常现象。拉长时间来看,国内权益资产持有5年获得正年化收益的概率能达到90%左右。
业绩亏损引发市场热议
持有期基金在投资者认购之后,一定投资期间内不能赎回,因而常常被外界认为是投资者“管住手”、避免追涨杀跌的利器。过去几年,持有期基金成为基金发行市场的一大亮点,不少渠道和基金公司都将此作为布局重点,有私募基金甚至推出过15年持有期的基金产品。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