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分析指出,对于中长期封闭式产品来说,可考虑用摊余成本法估值,但对于中短期产品或是开放式产品来说,摊余成本法估值并不适用。此外,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无法准确及时地反映资产的价值变化,不利于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也不利于投资者风险意识的培养,理财公司在特殊时期对部分产品可以采取摊余成本法估值,但不会成为行业趋势。
在直销渠道购买可享“0申购费、0赎回费” 多只热门指数基金增设I份额
30只北交所主题基金29只赚钱 最高收益率达90.63%!多只基金火爆到限购
上周,流动性继续加量的同时依旧保持较为宽松的态势,利率债市场中流动性较好的短端抛压也趋于缓和,但结合存量理财产品的破净产品数量占比来看,本轮赎回冲击仍未结束。
虽然理财界已经开始新增以摊余成本法估值产品,但对维持资产价值的稳定作用依然有限,加之年底仍有大批封闭式理财产品到期,届时仍将面临赎回考验,短端机会或成年底债市投资的零星赛场。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临近年尾,公募基金业绩排名争夺还剩下5个交易日,从目前的竞争格局来看,头部优势夯实明显,中长期、短债基金年内收益率均较第二名领先1个百分点以上。
具体看活跃券方面,全周30年国债220008下行6.25bp至3.2125%,10年国债220019下行5.5bp至2.85%,10年国开债220215下行5.15bp至3.005%,5年国债220022下行10bp至2.59%,5年国开债220208下行11.75bp至2.73%,3年国开债220026下行7.25bp至2.4525%,3年国开债220207下行19bp至2.54%。存单方面,1年期国股存单全周回落13bp至2.6%。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