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速查 - 基金速查网 - 开放式基金数据大全,每日基金净值查询
上证综指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沪深300 基金指数

8月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翻倍!“宁王”连续5个月市占率低于5成 “迪王”势头凶猛

2022-09-10 10:35:00 编辑:基金速查网

[导读]: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增长,动力电池行业呈现加速发展势头。昨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8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27.8GWh,同比增长121%,继7月同比增172%后再实现翻倍增长;1-8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62.1GWh,累计同比增长112.3%另外,在技术方面,宁德时代、比亚迪与中创新航均已推出动力电池结构创新技术。其中,宁德在今年推出备受瞩目的CTP3.0麒麟电池,其中采用全球首创电芯大面冷却技术;比亚迪推出具备“6S”理念的刀片电池,具有成“电池上盖-电芯-托盘”的“三明治”结构特征的CTB技术;中创新航核心产品one-stop电池则是在电芯层级、生产工艺以及电池系统层面进行多维度创新,其技术逻辑特征为模块化极柱、一体化电连接技术。

  金价回调 后市仍被看好!长期投资价值仍较高

  中信证券:展望2025年 科技产业投资主线将继续围绕AI展开

  人民日报华平文章:从“年产过千万”看“特斯拉效应”

  知名基金经理最新调仓!科技企业投资机会获关注

  杨德龙:A股走出独立行情 赚钱效应依然较强

  ETF今日收评 | 电信ETF基金涨超4%,医药ETF沪港深跌超3%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增长动力电池行业呈现加速发展势头。昨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8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27.8GWh,同比增长121%,继7月同比增172%后再实现翻倍增长;1-8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62.1GWh,累计同比增长112.3%。

  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市场。研报预测,随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望达到600万辆,将带动动力电池出货超450GWh.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全球70%的电池产能在中国,中国动力电池的产业竞争力在相当时间内难以撼动。预计2025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将达到约600GWh,2030年则将在1500-2000GWh之间。

  与此同时,对于行业排名,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数据显示,1-8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前三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各占据47.45%、22.19%以及7.02%的市场。 ... 网页链接

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市场全天低开高走,创业板指领涨,科创50指数大涨4.7%。盘面上,芯片股持续爆发,锂电池等新能源赛道股震荡走强,AI概念股展开反弹。下跌方面,海南本地股陷入调整。港股方面,在宽松措施的推动下,第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将进一步增强,这有利于上市公司在今年剩余月份中营收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恢复。从行业来看,互联网仍是盈利上调趋势的关键因素。(2024-11-11 14:53:00)

    标签: 方面 港股 关键 增长 降息 下跌
  •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近期整车厂主导固态电池领域进展,2024年10月,国内外头部整车厂通过合作或布局的方式不断推进固态电池的研发与应用。我们梳理了近期固态电池行业的重要进展,并展望行业在短期内有望迎来的重要催化,建议关注固态电池在航空领域的应用拓展,以及有望受益于固态电池的锂电设备厂商,我们建议关注三条投资主线:1)布局固态电池的电池厂公司;2)固态电解质环节相关公司;3)固态电池产业链其他环节重要公司。(2024-11-06 07:50:00)

    标签: 电池 有望 领域 整车 公司
  • 国泰君安研报指出,化工正处于磨底阶段。供给端,虽然资本开支同比下降明显,但资本开支及在建工程仍处于历史高位,预计供需关系改善还需要一些时间;需求端,由于需求回暖是个渐进的过,向上反转的动力仍需要时间酝酿后续判断:展望24年Q4及未来两年,短期来看,虽然24年的“金九银十”旺季不旺,但供给刚性的行业仍表现了较强的盈利韧性,如MDI、钛精矿、磷矿石、三氯蔗糖等品种。中长期来看,基础化工板块或有望于25年逐步走出周期底部,开启温和复苏,推荐具备成本优势的龙头白马以及具备成长趋势的优质企业。(2024-11-12 07:28:00)

    标签: 行业 化工 净利 供给 基础 板块 净利润
  • “今年是我管理基金的第八年,管理时间越长越发谨慎,也越来越喜欢做降低波动的事情。”近期,西部利得基金总经理助理、主动量化投资部总经理盛丰衍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这样描述他心态上的变化“回顾过往几轮市场主线,2007年五朵金花和上证指数具有强关联性,2015年互联网成为市场主流,2021年民企龙头又成为市场热点,根据当前基本面和政策,央企有可能成为下一轮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有望成为市场主线。”盛丰衍表示。(2024-11-11 01:58:00)

    标签: 市场 波动 仓位 红利 止损 投资 资产
  • 中信建投研报称,医药流通行业稳健增长,市占率稳步提升。随着院内诊疗秩序恢复叠加长期医保支出稳健增长,医药流通行业长短期增长动能充足,且医保局推出预付金政策,利于行业规模及周转效率提升外延并购标的业绩不达预期致商誉大幅减值:倘若公司外购标的整合不及预期,或将导致商誉减值,进而影响公司业绩。(2024-11-15 07:40:00)

    标签: 增长 行业 业务 流通 提升 医药 市场 稳健
  • 中金公司研究部近日发布了2025年A股策略展望报告,主题为“已过重山”。中金公司判断,A股市场中期底部或已在2024年出现,2025年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望整体好于2024年,结构性机会将进一步增多当前,投资者普遍关注沪深300等指数市盈率已向上修复至历史均值附近。中金公司认为,市场估值并非刻舟求剑。(2024-11-15 01:21:00)

    标签: 估值 公司 市场 有望 均值 政策 改善 投资者
  • 随着上市公司陆续发布股份回购报告,多只重量级基金产品的最新调仓动向浮出水面。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钟帅管理的华夏行业景气、华夏远见成长一年持有,祁禾管理的易方达环保主题,闫思倩管理的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等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在四季度进行了调仓尚太科技发布的三季报显示,该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5.26亿元,同比增长26.75%。太平洋证券研究所估计,公司三季度的销量为6.45万吨,环比增速超过20%,其中快充产品占四分之一左右,后续有望逐渐往上提升(2024-11-16 00:00:00)

    标签: 公司 股份 管理 股东 持有 风电 产品
  • 随着美国大选尘埃落定,金价的走向再次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随着大选结果带来的不确定性逐渐消退,黄金价格出现了显著回调。此外,随着全球范围内财政政策重要性上升、逆全球化和绿色转型推升了通胀中枢,在抗通胀需求下,黄金配置需求也会增加。富国基金认为,全球宏观经济正从“大缓和”时代,逐渐步入“大分化”、“大波动”时代,分散化配置显得更为重要,黄金与大类资产相关性不高,因此配置价值凸显。(2024-11-15 09:53:00)

    标签: 黄金 降息 大选 避险 金价 全球 货币 债利
  • 国泰君安研报表示,看好计算机行业景气度率先反转的信创、车路云及低空经济三大方向。信创方面:随着地方政府化债措施的落地及产业支持政策的强化,政府信创招标正在不断提速,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技术迭代不及预期的风险,中美博弈加剧的风险。(2024-11-13 07:55:00)

    标签: 行业 增速 经济 风险 回升 政府 反转
  • 摘要:①根据赛迪顾问,党政领域的PC保有量接近3000万台,剩余接近2000万台PC替换空间。②海外限制预期加强,核心环节EDA软件国产率有望提升。此外,今年9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将通过完善限售期规定、大幅简化审核程序等方式予以支持,国内EDA企业有望进行并购整合加速产品版图扩张,同时保持高研发投入不断推进技术创新,通过外延和内生不断提升产品力和竞争力。建议关注EDA核心上市公司华大九天、广立微、概伦电子。(2024-11-12 07:16:00)

    标签: 有望 并购 上市公司 国产 预期
  • 规模直逼4万亿元——ETF大时代来了。ETF规模爆发式增长,权益投资生态圈随之生变:从话语权看,被动基金持仓超主动,成为影响市场的中枢力量;从投资价值链看,机构更加聚焦龙头标的,A股有望走出龙头引领行情;从市场风格看,大小盘分化越来越明显,中短期内小盘股活跃或成常态部分基金公司构建了指数策略体系。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表示,在“ETF+投顾”日益成为财富管理主流模式的大背景下,为更好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公司在市场通用的投资策略基础上,基于多资产研究积累开发了多种“投顾化”的指数投资策略,希望跳出以单个产品为单位的服务模式,打造以组合和策略为单位的服务模式,发挥ETF“模块化”的核心功能(2024-11-12 05:20:00)

    标签: 指数 投资 规模 市场 公司 投资者 持仓 关联基金: 广发中证A500ETF 国泰中证A500ETF 华安创业板5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 华夏沪深300ETF 华夏沪深300ETF
  •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人工智能与电机等核心元器件技术的迅速突破为新时代人形机器人行业高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长期而言,人形机器人的蓬勃发展将为上游企业带来显著估值溢价,短期量价因素所带来的估值波动不应成为纠结因素,我们应核心聚焦不同产业链公司的差异,并根据其估值弹性进行分类。“卖铲人”型公司主要受益于下游放量,整机及集成厂商需不断精进“核心能力”,零部件厂商估值弹性取决于其技术壁垒。(2024-11-11 08:21:00)

    标签: 机器 厂商 行业 发展 估值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