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尽管2022年一季度A股市场的杀跌和基金净值回撤,给许多新基民带来极大的心理震撼,但在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基民”眼中,“这些都不是事”。截至目前,通过公募基金参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有效账户数达到11.85亿,牵系着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未来公募基金将进一步提升投资者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帮助更多得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崛起、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更大作用。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尽管2022年一季度A股市场的杀跌和基金净值回撤,给许多新基民带来极大的心理震撼,但在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基民”眼中,“这些都不是事”。这些没有怨天尤人的“老基民”为何能够淡定地看待今年市场的下跌?显然,投资本身就是具有艺术性特点的哲学、历史学和心理学活动,券商中国特别推出本期报道,分享几位“老基民”成功的投资故事。
基民十倍收益是怎样炼成的?
学历不高的投资者彭女士是一位中年大姐,堪称散户界的“扫地僧”,她在2006年3月开始买基金,最早购买的基金是某只风格相对稳健的权益基金,当时彭女士投入了5万元,然后一路持有至今。
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惊人倍数的超高收益,彭女士克服了许多个“至暗时刻”的心理挑战与煎熬,这期间离不开基金公司给予的投资者陪伴服务和心理按摩。彭女士在2006年3月通过持有该基金入市后,仅仅两年时间,她就在这只基金上获得三倍收益,但2008年A股熊市袭来后,指数与个股持续阴跌向下后,彭女士的账户收益从三倍变成只剩下大约70%。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