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北京上述大型公募权益基金经理分析,目前三只基金的持有人主要以央企等机构配置型持有人为主,也包含了部分资管产品、险资计划等长期的配置型投资者,说明机构资金比较认可央企结构调整指数成份股的基本面和估值优势,该只基金低位建仓也有利于长期投资者获得更好投资收益。
去年一度引爆市场、总募集规模高达480多亿元的3只央企结构调整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在1月15日同时发布公告称,华夏、博时、银华3家公募旗下的3只央企结构调整ETF将于1月18日正式上市交易。
其中,华夏中证央企ETF、博时央企结构调整ETF将在上交所挂牌,银华央企ETF则选择同日在深交所上市,投资者未来在二级市场即可参与三只基金的交易和操作。
低位建仓,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三只央企结构调整ETF已经基本完成了建仓。
公告数据显示,截至1月11日,博时央企结构调整ETF、银华央企ETF的持股占比分别达到97.78%、98.63%;华夏中证央企ETF持股占比也达到了86.21%,达到了约定的仓位要求,但相比前两者持股仓位少了10个百分点,另外持有10.5%的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以及3%的逆回购资产。
自2018年10月成立以来,3只被动型基金管理运作接近3个月。而2018年10月底2500点附近低点发行,为基金低位建仓提供了较好的投资机会,但12月份的调整也让基金目前皆为负收益。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