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陶曙斌,硕士,2年证券投资管理从业年限,2005 年至 2008 年任德勤会计师事务所项目经理; 2008 年 4 月至 2015 年 12 月任职于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运作保障部高级经理及 ETF 小组组长。
30只北交所主题基金29只赚钱 最高收益率达90.63%!多只基金火爆到限购
今日成交额27.7亿元!科创100ETF热度居高不下
知名基金经理最新调仓!科技企业投资机会获关注
一位指数基金经理认为:“对ETF来讲,如果规模更大,流动性相对也会更好,相应地交易成本更低。(2024-11-16 07:39:00)
2024年终将至,各家公募机构已进入年终业绩排名的冲刺阶段。截至目前,科创、北交所、人工智能、半导体、低空经济等科技成长主题成就了一批绩优公募基金,这与上半年QDII和红利风格领先的格局截然不同与此同时,也有公募人士认为,基金经理需要在遵循投资策略和保护投资者利益之间找到平衡,同时具备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和适应能力,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为投资者创造稳定且有吸引力的回报。(2024-11-15 05:39:00)
伴随着自动驾驶赛道相关公司竞相IPO,明星公募基金经理开始将目光集体转向车载领域。明星基金经理频频调研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车载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市场正处于业绩真空期的环境有关,部分基金经理认为,当前策略是寻找同时有主题支撑又具有业绩拐点的新质生产力品种,随着电动汽车加速普及与自动驾驶概念升温,盈利能力迎来业绩拐点的车载领域成为又一个香饽饽。周志敏认为,在人工智能+消费电子企稳回升的带动下,上游相关半导体行业和元器件板块的景气也有希望延续,同时也期待软件和应用板块真正开花结果。国产化方向,传统信创替代,新兴人工智能行业的许多领域蕴含投资潜力,短期基本面好、同时长期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的投资标的有望迎来更大机会。(2024-11-14 02:15:00)
新华基金副总蒋茜卸任全部在管基金近日,新华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副总蒋茜卸任全部在管产品。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初,新华基金官宣任命蒋茜为副总经理。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一基未发的新华基金,今年终于迎来新产品发行,下半年新华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和新华红利低波ETF接连成立,募集规模分别达到60亿元和4.26亿元。(2024-11-14 10:58:00)
年内“清仓式”卸任、离职的基金经理越来越多。近来新华基金固收投资总监、浦银安盛FOF业务部总监等数名基金经理扎堆进行“清仓式”卸任,其中华泰柏瑞基金旗下2名知名基金经理接连清仓卸任引发了市场关注在当前背景下,市场普遍认为基金经理卸任与考核压力关联度较高。数据显示,新华基金固收投资总监郑毅本周三卸任的4只基金中,偏债混合型产品新华安康多元收益一年持有A任职回报为-7.44%,一级混合债新华安享惠金定期债券A的任职回报为-3.27%;尽管新华利率债债券A的任职回报为正,不过从年内、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收益看,均不及同类同期平均收益(2024-08-15 00:18:00)
在大盘冲向3100点之际,曾贵为“核心资产”的大消费板块也不甘落后,在近几个交易日内白酒、家电板块轮番异动,多只重仓相关板块的基金年内均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有业内人士表示,“核心资产”时期的消费板块大牛市大概率不会重现,但未来会向更理性、健康、持续的消费分级趋势演进,因此结构性机会仍存。据兴业证券此前研报统计,食品饮料行业在“五一”节后的涨幅和胜率均位列所有行业首位。(2024-05-04 00:29:00)
风险提示: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2023-11-08 08:41:00)
随着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收官,二季度基金重仓股也随之浮出水面。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第二季度A股中共有2359股现身主动权益型基金重仓股名单,其中包括43只北交所股票。德业股份二季度末共有97只基金重仓,持股市值为63.97亿元。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元~13.8亿元,同比增长188.58%~206.34%;业绩增长主要原因在于亚非拉地区户用储能市场需求持续爆发式上升,公司户用储能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同时,应用于小型工商业场景的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业务销售规模扩大。(2023-07-24 07:06:00)
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开市,首批81家上市公司集体亮相。三年时间过去,截至11月14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增长超200%,总市值也涨超130%。“北交所整体估值目前处于合理水平区间,仍具备一定的投资性价比,远期前景可以保持适度乐观。”冷文鹏也提到,未来随着北交所市场的高质量扩容,投资者数量、类型以及投入资金均将极大增加,目前北交所主题基金面临的硬性约束均有望逐步缓解,并将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将出现更多的产品类型,具体体现在主题基金数量不断增长,主题基金类型持续丰富,主题基金规模稳步提升,并成为国内资产管理行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2024-11-15 01:52:00)
原标题:《中证A500基金爆发!中小公募来“参战”,“陪跑”还是共同成长?》(2024-11-11 13:19:00)
11月7日,A股全线飘红,上证指数上涨2.57%,站上3470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三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九成股票型ETF实现普涨。证监会副主席李明11月7日表示,坚定不移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便利跨境投融资,扩大沪深港通投资标的范围,优化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支持推出更多跨境ETF产品,拓展存托凭证互联互通,拓宽境外上市渠道,扩大期货市场开放,进一步增强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鼓励和支持更多外资机构来华投资展业,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持续强化与国际投资者的沟通机制,推动解决外资关切与合理诉求,加强开放条件下资本市场监管和监管能力建设,维护市场稳定运行。(2024-11-07 20:52:00)
时隔近一年,北交所单边上涨行情再现。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在今年9月下旬以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北证50指数累计涨幅已超过100%,带动一批基金大涨,其中有3只基金的收益率超过100%,另有多只基金的收益率超过80%,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年内基金收益率排行跌幅较大的基金以投向医药生物和农业为主。申万菱信医药先锋A、安信医药健康A、前海开源公共卫生主题精选A和嘉实农业产业A,今年1—10月的收益率分别为-23.13%、-20.42%、-19.47%和-18.80%。(2024-11-05 00: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