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当然,这这也并不是说所有“公转资”后的投资经理都有较为出色的表现。记者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注意到,海通资管胡倩管理的海通海蓝宝银,在其任职期间的回报率为-26.54%,位列9169只产品第9013名。
公募基金人才跳槽券商资管,为券商资管向主动管理转型添砖加瓦,已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在统计的40位加盟券商资管的基金经理或投资经理中,大部分转向了管理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多位投资经理是“一拖多”式的管理产品。
那么,这些“公转资”人士在管产品到底水平如何呢?这些“一拖多”有没有拖累产品业绩呢?
记者统计发现,上述40位具有公募背景的券商资管人士中,目前从事管理的仍以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人数居多;当然,少数仍选择从事“老本行”——公募基金的研究与管理,共有11位,也都集中在目前有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
上述这11位管理的基金产品类型也是多种多样,涉及混合型、债券型、保本型、货币型以及指数型。记者发现,他们目前管理的产品类型与其过往任职经历有着很大关系。比如东证资管固定收益投资部的总经理李家春和基金经理徐觅,二者之前曾在富国基金固定收益部任职,目前其管理产品的类型就包含混合型和债券型;东兴证券的基金经理吕姝仪,曾在民生加银基金做固收交易员,目前管理着债券型产品;山西证券的基金经理华志贵,曾在华宝兴业基金管理过货币基金,目前在管产品就有货币型和保本型。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