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第二是基金公司自身的一些产品通过的效率。由于基金公司自身原因,每家公司在证监会报备通过的效率不一样。
中国基金业发展近二十年来,基金市场从最初的五只封闭式基金扩容到近四千只;基金产品种类不再稀缺,基民的注意力更稀缺。注意力稀缺时代,“蹭热点”营销成风,公募基金也不例外,跟风热点行情设计的产品层出不穷。近日,雄安新区热度持续不减,相关热点主题基金也将发行。
公募基金“蹭热点”利于产品发行,但热点有生命周期,成则扩大基金规模赚得盆满钵满,败则基金迷你化,面临清盘风险,甚至清盘。
公募蹭热点花样多
蹭热点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是首个推出创新业务的基金公司取得巨大成功,其业务形式将成热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余额宝,走红后各家都推出宝宝类产品。分级基金火了,就跟风做分级基金。第二是蹭热门行情、重大事件去发产品。军工行情来了,军工主题的基金遍地开花。人工智能引各界关注,人工智能基金便应运而生。第三是明星基金经理的热点效应,这种热点不易复制,主要是公司内部蹭热点,趁明星基金经理光环未退去时迅速发新产品,近几年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任泽松,任泽松被评为2013年度的明星基金经理,中邮基金迅速在其光环闪耀时发了两只新产品:中邮核心竞争力灵活配置混合(000545,2025-02-13,1.5240,-0.0140,-0.91%)力混合与中邮双动力混合(000571,2019-04-22,1.3750,0.0000,0.00%)混合。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