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而在莫海波看来,A股未来的结构性机会,依旧需要紧扣改革主线。他指出,供给侧改革以及政策对于新兴产业的支持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A股市场的长期风险偏好重建需要政策不断释放改革信号以及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目前市场风格从题材股向低估值蓝筹转变也印证了上述观点。
沪指近日来在3000点附近的漂移,仿佛预示着,短短几个月的反弹行情或临近结束。而此前大谈“吃饭行情”的基金经理们,此刻也不再剖析“如何吃饭”,而是更多地开始思考“谁来买单”。
多位基金经理在与记者的交流中表示,目前市场熊市特征明显,并不具备一波强势反弹的基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更多会呈现阶段性震荡行情,而个股会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机会与陷阱并存。一些基金经理则强调指出,从历史经验来看,这种以存量博弈为主流的反复震荡行情,并不适合普通投资者参与,而即便是以机构为主的专业投资者,也很容易马失前蹄,深陷泥沼。因此,更有力度的风险控制是应对当前市场状况的第一要务。
不过,注重风控,并不意味着基金经理们将无所作为。事实上,近期成为热点的国企改革主题背后,就隐现不少基金的推手。虽然饭碗越来越难端,但许多基金经理依旧试图通过深度调研和把握市场波动规律,来捕捉熊市里低概率的牛股,为基金持有人谋求相对较高的回报率。而这些行为的存在,或将在未来,进一步加剧市场的结构性行情特征,也会进一步加剧不同基金业绩的分化程度。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