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用户需求是决定金融创新的主要驱动力,而特定阶段的金融监管只是保证产业秩序的特定手段而已。商业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暂时落后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关键是思考自己的优劣势,把握互联网金融大趋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金融的业态众多,产生的主要背景有两个:一是企业信贷等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模式随着经济增长阶段的变化而式微,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消费信贷等新的金融需求无法通过传统的商业银行做法满足;二是互联网的普及提供了更多的高效率金融创新模式。但是,互联网金融的草根特征非常明显,良莠不齐,有些所谓的创新明显背离金融的本质,带有很强的泡沫和庞氏骗局特点。过去一年出现了几起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的非法集资案件,让大家对互联网金融的未来也有诸多疑虑。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大势所趋,健康的业态应该具备共同特征。我们从过去几年中国金融支付产业的变迁可以大致归纳出这些特征。
今年2月底,苹果支付正式宣布与中国银联进行合作,进入中国市场。与苹果合作的商业银行积极跟进,鼓励客户办理绑卡,开通苹果支付业务。这项业务只支持具备支付功能的苹果手机和平板,占全部智能终端的比例并不高,但是绝对数量很大,而且苹果用户一般都是银行的高端客户,具备较强的支付能力。刚开始,这一事件还比较轰动和吸引眼球,随着时间推移,大家对其的关注度迅速下降。苹果支付作为安全性很高的近场支付模式开始进入实际应用阶段,消费者和商家都需要逐步培养和形成用苹果手机支付的习惯。除了苹果以外,其他智能手机厂家如三星、小米等也相继推出各自的移动支付功能。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