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于信用债违约风险的提升,不少基金经理表示整体风险仍可控,将从多个角度严格甄选标的。某私募人士则表示,未来将通过提高收益率来覆盖风险。“信用债出现违约是市场化行为,出现1%的坏账率尚能接受。”上述私募人士说。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债券违约风险再次拉响警报。“15亚邦CP001”、“11天威MTN1”、“15山水SCP002”本周纷纷被曝不能到期足额兑付。尽管这次并无基金直接“踩雷”,但上述违约主体有尚未兑付的债券被部分基金重仓。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未来信用风险增大是大概率事件,如果一发行主体某只产品出现违约风险时,基金应尽早警惕其他产品的风险。
违约事件再现
2月15日,亚邦投资控股集团发布公告,公司2015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15亚邦CP001”不能按期足额偿付,构成实质性违约。据了解,15亚邦CP001“并无基金产品持仓,但亚邦集团仍有三期存续短融,分别为”15亚邦CP002“、”15亚邦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