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速查 - 基金速查网 - 开放式基金数据大全,每日基金净值查询
上证综指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沪深300 基金指数

对冲基金对亚太资产净需求达到10余年来最高

2021-03-22 00:00:00 编辑:基金速查网

[导读]:但Dymon Asia的Yong警告称,由散户驱动的“逼空活动”也可能即将在亚洲上演。

  国泰君安:库存维持降势 继续看好钢铁板块投资机会

  知名基金经理最新调仓!科技企业投资机会获关注

  散户“跑步”进场 部分指数型基金散户数量激增5倍

  刚刚大利好!日本股市反弹 巴菲特“加码”日本?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兴证策略:重申反转逻辑 保持多头思维

  量化多头大厂业绩“沸腾” 私募指增也亮眼 量化的这波春天会有多长?

  财联社讯,随着中国等亚太国家已率先从疫情冲击中复苏,对冲基金预计,将有大量资金会从北美和欧洲地区流向亚太地区。

  瑞信对总资管规模达8,120亿美元的200多家对冲基金的调查显示,亚太目前是全球最受追捧的地区——对该地区资产的净需求为55%,是10多年来最高水平。相比之下,对北美资产的净需求仅为20%。

  “根据我们的访谈,今年我们将看到强劲的净流入,”香港Albourne Partners亚洲主管理查德?约翰斯顿表示,“我们认为需求最大的是中国股市、低净值对冲基金和私人信贷领域。”

  为投资者提供另类投资咨询的Johnston表示,北美一些资管机构正逐步将中国资产配置比例比例提升至15%-20%。金融数据提供商Preqin的资料显示,去年亚太地区对冲基金管理的总资产增长了20%,至1,556亿美元。 ... 网页链接

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在息差降幅企稳、规模稳定扩张、其他非息有力支撑的情况下,上市银行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环比改善。当前海外进入降息周期,港股国际大行的信贷规模增长有望改善,同时通过利率套期保值等方式能够对冲部分净息差下行压力。(2024-11-04 07:17:00)

    标签: 息差 增速 降幅 改善 存款 信贷 商行
  • 近日多家基金相继完成三季报披露,其中港股仓位已连续回升两个季度。根据华泰证券的研报,今年三季度的新成立偏股型基金较第二季度进一步回落,但高频数据显示基金新发量已有修复他们还指出,近期海外流动性边际收紧,美元指数(104)接近假设区间(95-105)的上沿,如若美元继续走高,则AH溢价中枢或有上移风险。不过,积极的点在于信用周期企稳的能见度在提升,或可提供一定对冲。(2024-10-29 14:18:00)

    标签: 港股 仓位 企稳 回升 提升 二季度
  • 宽基ETF保持净流入,行业ETF大幅净流出10月第一周,A股市场从之前的逼空式上涨转为宽幅震荡,股票ETF也从周初的大幅净流入,到了周中及周末转为小幅净流出。而从资金净流出方面看,此前反弹力度较大的证券、半导体、芯片类的ETF遭遇获利了结,红利方面的ETF资金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资金净流出。(2024-10-14 13:05:00)

    标签: 净流入 资金 指数 流出 股票 创业 达到 关联基金: 华安创业板5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易方达创业板ETF
  • 12月首个交易日,三大指数震荡整理。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全周分别下跌0.31%、1.21%、0.60%。私募人士认为,3000点附近可能会迎来更多利好的政策支持,来提振市场的信心。近期市场看上去幅度不大,比较一般,但实际上,局部反弹还是挺多的,但并没有任何突破缺口,都是回补的,每次市场看空的时候,也马上会有阳线,只不过市场并不存在那种快速逼空行情的,反而一旦有类似跳空的动作要小心,很容易导致随后动力不足(2023-12-02 07:38:00)

    标签: 市场 个股 指数 就是 震荡 没有 投资 行情
  • 自9月24日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布以来,A股走强趋势明显。不仅A股成交量持续放大,人气高涨,一个多月来北交所的股票整体涨幅可以说是一骑绝尘。北交所也持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10月10日,北交所官网发出多份自律监管措施决定书和纪律处分决定书,对违规减持采取处罚措施。(2024-11-16 02:07:00)

    标签: 投资 估值 指数 限购 产品 成立
  • 近日,光大证券举行2025年度投资策略会。光大证券预计,2025年A股有望继续走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趋势,市场风格或将在均衡与成长之间摆动,重点关注高成长板块与偏消费两大方向。主题投资方面,张宇生称,两类主题值得关注:一类是政策支持类主题,包括并购重组、市值管理等;另一类是科技类主题,包括AI产业链以及自主可控相关方向。(2024-11-16 02:03:00)

    标签: 市场 光大 主题 政策 预期 经济 成长 上行
  • 近日,英国投资巨头M&G宣布推出M&G中国基金,并称中国股票估值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据了解,该基金将由大卫·佩雷特管理,他同时也是M&G亚太股票投资团队联席主管,曾在中国和更广泛的地区有超过30年的投资经验作为投资规模高达1290亿英镑的M&G人寿的代表,该团队主要投资亚洲和日本股票,同时寻求进一步多元化地域配置。(2024-09-15 07:19:00)

    标签: 投资 股票 估值 同时 规模 管理 投资者
  • 在近期披露的基金半年报中,不少基金“牛散”涌现。据Wind统计,一自然人“祝杰”今年上半年“狂扫”QDII基金,同时上榜包括亚太精选ETF在内的9只QDII基金前十大持有人,并且基本都是在今年上半年新增买入。不过,根据公开信息,无法准确判断上述“祝杰”是否为同一人。另外,与“祝杰”基本同步的是,自然人“谷章萍”也在上述多个QDII基金的前十大持有人榜单中现身。(2024-09-04 04:04:00)

    标签: 持有人 持有 自然人 精选 亚太 份额 上榜
  • 在超常规利好政策接连出台后,A股迎来接连大涨,截至9月30日,沪指升破3300点。创业板指单日涨幅15.36%创最高纪录,5日上涨42.12%;科创50指数单日涨幅17.88%创最高纪录,5日上涨35.66%“目前国内散户入场速度较快,新一轮生市以来已有七八年时间,新入场散户未经历过上一轮牛市。因此,需要密切观察散户开户量及其指数表现。(2024-10-06 10:10:00)

    标签: 行情 散户 指出 政策 关注 预期 短期 股息
  • 近期,全球资金追逐中国资产的热情高涨。10月2日,在日本交易所上市的A股南方中证500指数大涨77.8%。美股市场上,3倍做多富时中国ETF-Direxion涨21.81%,2倍做多沪深300ETF-Direxion涨15.23%“这是重要的一周,事实上,我认为这一周非常重要,可能会被载入市场经济史册。只要决策者采取必要的行动,而这需要最终的行动远远超过宣布的内容。”达利欧写道。(2024-10-03 12:26:00)

    标签: 对冲 投资 投资者 股市 股票 市场 资产
  •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因素近年来持续增加,多元资产配置已成为应对市场变化的重要发展方向。近期,以基金中基金为代表的多资产组合频频出现调整业绩比较基准的情况,部分头部产品创新性地纳入跟踪黄金、全球股市收益指数等指标,为资产配置方向提供了更精准的业绩“锚”。盈米基金注意到,目前FOF的大多数资产配置于传统的国内股债领域,投研人员更应该注重风险控制和培养一定的绝对收益思维,比如在市场风格轮动时要考虑到可操作性和长期风险特征,在投后管理环节设置适当的组合风控标准。同时,各类FOF需要找好产品定位,优化考核标准,比如低风险的FOF相对更适合做成绝对收益导向,部分灵活型股债平衡型产品更应该发挥仓位灵活的优势等。(2024-11-15 05:39:00)

    标签: 基准 投资 收益 业绩 资产 产品 指数
  • 宏观超级周落定后,全球大类资产作何走势?中国财政刺激政策吸引着全球的关注,本轮增量政策将如何利好A股?投资者该如何把握新一轮的机会?“那么明年的股票市场,取决于政策力度。如果大到帮助债务周期充分的消化,实现和谐去杠杆,那么,内需类的股票会更好;如果政策力度不够那么高,股息和科技板股还会占优。(2024-11-15 06:29:00)

    标签: 政策 出清 供给 债务 资产 周期 股息 力度
  • 随着美国大选尘埃落定,金价的走向再次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随着大选结果带来的不确定性逐渐消退,黄金价格出现了显著回调。此外,随着全球范围内财政政策重要性上升、逆全球化和绿色转型推升了通胀中枢,在抗通胀需求下,黄金配置需求也会增加。富国基金认为,全球宏观经济正从“大缓和”时代,逐渐步入“大分化”、“大波动”时代,分散化配置显得更为重要,黄金与大类资产相关性不高,因此配置价值凸显。(2024-11-15 09:53:00)

    标签: 黄金 降息 大选 避险 金价 全球 货币 债利
  • 中信证券近日研报表示,展望2025年,我们认为科技产业的投资主线将继续围绕AI展开。随着大模型能力在多模态、逻辑推理等方面的持续进步,AI料将与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深度结合,从算力基础设施到终端应用落地,持续驱动科技产业投资,我们推荐关注AI算力、应用与数据、AI终端三个方向的投资机会。展望2025年,我们认为AI的落地会持续驱动科技产业投资,与此同时,宏观需求的复苏和供给端技术创新也将为细分领域带来结构性投资机会。我们推荐:(2024-11-15 08:02:00)

    标签: 产业 科技 投资 落地 复苏 应用 关注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