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同时,公募基金也须慎重发行新基金,以冲规模为目的产品创新只能消耗基金公司自身的资源,“清盘”的同时也是对公募基金管理能力和投研能力的否定,公募基金更应在持续营销上下功夫。
牛市中,公募基金抱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理念疯狂发行新基金。而熊市中为了保规模,各种博人眼球的创新型基金不断上架,此时公募基金只想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因此,在剧烈的股市行情转换中,多种不再适应市场“大环境”的创新产品沦为“僵尸基金”,占用了太多基金公司的资源。今年来随着新发基金再次提速,“僵尸基金”俨然曹操眼中的“关中之地”,地位更显窘迫,自去年汇添富基金打响清盘“第一枪”后,清盘也不再是件新鲜事儿,今年来已有27只迷你基金清盘。
短期理财基金、发起式基金已成“鸡肋”
2010年之后,股市“长熊”的大环境下,基金业绩集体滑坡,偏股型基金被打入“冷宫”,新基金发行陷入困境。
《周易》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权益类资产集体缩水的不利环境下,公募基金为挽救规模危机,纷纷推出创新型产品“短期理财基金”。2013年前后,市场上的钱“紧”到让人发慌,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屡次打破历史高点,利率高企之下,货币市场基金和短期理财基金收益可谓抢眼。历史数据显示,彼时百多只短期理财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一直维持在5%左右,多只短期理财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突破10%,最高者曾飚至20%。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