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分析人士也指出,新兴经济体对区域性金融危机苗头要有充分思想准备,合作应对是唯一出路。新兴经济体央行有必要建立磋商机制,联手应对这次金融市场动荡,共渡难关,尽最大努力防止货币竞争性贬值而互伤,防止资本市场传染式暴跌。
“华尔街空神”发话:哈里斯税改方案或成金融终结者 经济衰退难逃!
恐慌笼罩的全球金融市场24日避险情绪急升。从亚洲到美洲,全球各市场主要股指大幅下挫,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股指跌幅在3.6%至5.4%之间。
在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新兴市场成为不少人眼中的脆弱链条。全球股市集体下挫的同时,新兴市场货币也剧烈波动。8月份,亚洲一些经济体的货币汇率遭遇了2011年以来最大的跌幅。新加坡元对美元汇率下跌超过5%,韩元和泰铢下跌超过7%,马来西亚林吉特和印尼盾分别跌了10.5%和14%。
新兴经济体过去十年的飞速增长给全球经济增色不少,并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帮助推动世界经济走出低谷。而近几年,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多变,危机此起彼伏,新兴经济体“跑步前进”的速度放缓。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首先,虽然同样是货币贬值,也要看贬值的幅度和时间跨度。相比过去的危机期间,林吉特和印尼盾在过去八个月里基本算是稳步下跌。在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间,泰铢、韩元和印尼盾跌得更快更猛,分别贬值了38%、51%和80%。当泰国允许泰铢对美元汇率浮动时,泰铢单日跌幅达15%至20%。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