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他提到,2015年是中国衍生品市场快速发展的一年,中证500和上证50股指期货的上市交易以及上证50ETF期权上市交易,促进了衍生品市场的蓬勃发展,而衍生品的发展会给基础市场产品带来活水和动力,“市场对于指数标的和ETF的需求会明显增加,比如2010年沪深300ETF上市后,沪深300成了市场主流和核心的指数之一,但2010年前大家对沪深300的关注可能并没有那么高。
杨宇称,作为一款非常同质化的产品,能否控制好跟踪误差是区分指数基金好坏最天然的标准。“指数基金就像一只表,除去奢侈品的因素,衡量手表好坏最重要的因素是看它走得准不准;同样的,精准复制指数也是指数基金最天然的使命。”他说。
因此,在过去十余年管理指数基金的生涯中,杨宇一直将控制好跟踪误差放在自我要求的首位,不愿意主动承担行业配置、个股选择和增减仓位的风险去获取超额收益,“这是指数基金和主动管理基金最大的区别。如果说嘉实嘉实沪深300ETF(159919,2025-02-11,4.0795,-0.0189,-0.46%)的跟踪效果好,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注重财经纪律,不愿意为了获取收益去背离被动投资的本质。”
在此基础上,他愿意去获取一些市场上近似的无风险收益。“指数基金对大部分股票长期持有,如果这其中有股票做定增,我又可以比较优惠的折扣拿到一定的份额,那我可以卖掉手上已有的这只股票,再以七折的价格买进相同股数的股票,对应的风险是定增的锁定期内不能卖这只股票,但如果我能合理地预计和控制仓位,比如我知道这一年内大约申赎量有多大,在比较安全的范围内去做置换,比如本来持有1000万股,换掉其中的500万股,这样就可以既赚取其中的差价,又不影响跟踪误差,是一个近似的无风险收益。”他举例说。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理念,嘉实指数基金在精准复制指数上一直处于行业领跑地位。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