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查无此基”看似无伤大雅 实则涉及投资者权益保护 指数投资大发展 别让基金名称拖后腿有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名称一事,看似可大可小,无伤大雅。但是,伴随着指数化发展大时代的来临和ETF产品数量的快速增加,如果基金名称无法帮助投资者快速便捷地挑选出心仪产品,长此以往,很有可能成为削弱投资者积极性、阻碍ETF行业实现新跨越的一大掣肘因素。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28只基金同日修改业绩比较基准 “A系列”指数含金量持续提升 年内修改已超140只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调研中发现,首批中证A500ETF火热发行的过程中,不乏投资者受到基金名称识别度不高的困扰,屡屡出现下错单或者难以找到对应产品进行购买的情况。
这一现象让业内开始重视和反思基金取名问题。业内人士认为,指数化产品大发展,不能让略显杂乱的基金名称拖了后腿,基金取名的初衷应该是更利于投资者区分选择。
基金重名导致下错单
不一样的产品,为何却是一样的基金名称?投资者又该如何区分?直到经过一番仔细“找不同”后,投资者才恍然大悟:页面左下角有个小标识显示,一个是沪市上市的基金,一个是深市上市的基金,两个基金的代码有所不同。
据了解,投资者下错单背后主要是受到基金重名的影响。“你看,这个基金的名字是‘中证A500ETF’,另外一个基金的名字也是叫这个。”有投资者拿着手里的证券交易APP界面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展示:“名字都一样,但其实是两家不同基金公司的产品。刚开始没有留意,看到这个名字就下单了,结果发现选错了。”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