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报告导读近期基本面与政策增量信息均不构成利多,债市却异常坚挺。春节后,债市先后面临了海外基本面、国内基本面和政策面的三重冲击。增量信息利空频出,但债市却先跌后涨总体来看,债市不跌反涨符合常识。债市微观结构优化,机构战线普遍收缩,几乎“跌无可跌”;而3月份资金面平稳,供给压力还在路上,股基资金流出“跷跷板”,也让债市做多的情绪与能力方面均改善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行情来了还亏着 7只百亿基金仍亏超30% 也有百亿基金创下历史新高
近期基本面与政策增量信息均不构成利多,债市却异常坚挺。春节后,债市先后面临了海外基本面、国内基本面和政策面的三重冲击。增量信息利空频出,但债市却先跌后涨。总体来看,国开债强于国债,超长期限与短期限强于中等期限。节奏上而言,债市反弹发生在近两周时间。
微观结构差异可以解释股债的涨跌不对称性,这一点在美股市场亦有效。数据显示,银行间整体杠杆小幅回落0.35%至106.64%,从隔夜回购成交量来看也能得到同样结论。经历过春节前的“小钱荒”,市场心态趋于谨慎,主动收缩战线。反观股市,春节前加速赶顶,节后走势截然相反也就不算意料之外了。对比美股,也能得到类似结论,2020年纳指涨得多,2021年则跌得多,而道指则相反。
货币政策基调未变,“防风险”权重短期或小幅下调。如果说年初基于“防风险”而主动引导了一轮“小周期”去杠杆,那么随着地产“三条红线”“两集中”落地,债市投资者收缩战线,股市经历过接近20~30%的调整,“防风险”的权重将小幅下调。毕竟,如果股市下跌进入反身性,短期暴力去杠杆反而引致新的风险,因“救市”而驱动放水所付出的成本难以估计。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