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项廷锋表示,交银荣安保本采用CPPI策略运作。在保守策略下可变身为纯债基金,在积极策略下可变身混合基金。该基金可实现最高40%的基金资产参与股票、权证类风险资产投资,在确保本金安全的前提下,力求获取资产的保值增值。
公募迎来首位“自然退休”基金经理
6家公募机构同日申报创业板50ETF产品
交银施罗德旗下第二只保本基金——交银荣安保本基金已于5月14日起在全国各大银行、券商及直销渠道正式发行。
交银荣安保本拟由公司投资总监项廷锋掌舵,项廷锋拥有13年的基金从业经验,尤其擅长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投资管理,曾成功管理业内首只超百亿规模的货币基金。
日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了2024年三季度各项资管业务月均规模数据,包括基金公司管理的非货基金规模、私募资管产品规模,以及券商资管规模等多项资管数据浮出水面。从非货公募的月均规模排名来看,前五名分别为: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富国基金,与上一季度保持一致。证券公司私募子公司私募基金月均规模方面,前三位不变,依次是中金资本运营、金石投资、国泰君安创新投资,分别为1518.13亿元、678.73亿元、369.93亿元,三家公司的月均规模环比均上升。此外,海通开元投资的排名提升至第四位,月均规模为285.27亿元;信风投资、华安嘉业投资的排名也环比提升。(2024-11-12 03:51:00)
基金行业高管又迎变动!11月8日,浙商基金发布公告,宣布新任总经理上任。根据公告,刘岩于11月6日正式担任浙商基金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原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王波离任。“这种变化有助于促进公募基金在提升竞争力的同时,也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加高效和创新的方向发展。”该人士表示。(2024-11-08 13:38:00)
11月6日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各项资管业务月均规模数据,对比第二季度数据来看,排名前20家的基金管理机构非货币公募基金月均规模整体较上一季度有所提升,而基金管理机构私募资管月均规模整体则较上一季度有所减少。从中基协公布的基金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月均规模来看,仅有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建信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工银瑞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浦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4家机构的月均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2024-11-08 00:37:00)
中基协最新发布2024年三季度各项资管业务月均规模数据。与二季度相比,非货公募月均规模二十强的基金公司中,前五的位次不变,且规模环比增长;前二十强中,有2家公司的月均规模环比提升超千亿元银河期货三季度月均规模也增加了59.81亿元,至81.7亿元,环比提升了10个位次至第八;永安期货则提升了5个位次至第十四,月均规模达到33.18亿元,较二季度增加12.21亿元。(2024-11-07 17:03:00)
整治私募乱象,监管力度不断加大。8月以来,深圳、北京、浙江等地方证监局在私募监管方面开出多张罚单,涉及向投资者承诺本金不受损失、挪用基金财产、夸大推介基金、提交有虚假记载的产品备案材料、合同中未设置不少于二十四小时的投资冷静期等多方面问题经查,中豁投资存在不按照基金合同约定的投资策略、投资比例进行投资运作的违规行为。(2024-08-15 00:27:00)
12月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管理的规定》并公开征求意见。这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第二阶段费率改革工作正式启动。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表示,2023年基金行业规模首次超过银行理财,说明投资者开始逐渐打破保本保收益的观念,逐步接受净值化理财的财富管理理念。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启动,让利投资者,有利于持续推动公募行业的高质量发展。(2023-12-09 07:12:00)
2008年6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夜,全球资本市场均风声鹤唳,国际金融巨头摩根士丹利却坚定地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市场落下一子:入股中国公募基金公司,即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全球智慧,全心为你”,打开摩根士丹利基金的最新官方网站,八个大字映入眼帘。让全球先进的投资研究资源和能力、风险管理经验和技术扎根中国,服务中国,这或许是其最新的愿景,以及向中国投资者许下的承诺。(2023-09-13 07:18:00)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5.34万亿元,而同期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为27.69万亿元,公募基金规模首次超过银行理财规模。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居民财富结构的变化,保本保收益的时代或将远去,大资管竞争可能加剧。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超过银行理财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居民财富结构的变化。记者发现,下半年来,还有多家公募基金、券商资管积极自购。(2023-09-06 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