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年4月25日,沪综指跌破3000点。截至8月15日,沪综指跌幅达12.55%。而可比354只股基中,净值均回到了3000点的水平的基金有27只,东吴旗下两股基入围,其中,东吴新创业期间净值增长率达2.35%,东吴双动力微涨。
行情来了还亏着 7只百亿基金仍亏超30% 也有百亿基金创下历史新高
看好信创产业长期潜力 144只公募基金产品前瞻性布局
极致分化!结构性行情持续 百亿私募发声:寻找“高赔率”机会
东吴证券:房地产行业迎来政策拐点 重视板块投资机遇
前10月主动权益基金收益4.23%,最牛赚超57%2024年前10月市场已经结束,又到了总结公募基金业绩的时刻。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经理马翔表示,展望2024年四季度,重点布局三大投资主线:一是科技创新主线,在AI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自动驾驶、机器人等新科技领域;二是高端制造升级主线,在半导体自主可控、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机械装备等领域,北交所部分公司在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卡位好;三是新兴消费主线,中国消费人群庞大,近年来结构性新兴消费亮点频出,在包括医疗美容、运动健身等领域,北交所也有质地不错的公司可以重点关注。(2024-11-01 12:35:00)
9月下旬,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相继出台,持续低迷的股票市场在季末迎来了上涨。随着基金三季报的公布,主动权益基金的相关动态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同时,值得注意的是,9月下旬的市场修复相当迅速,这样的剧烈波动并不是常态。董辰判断,后市可能将逐渐平稳,震荡上行,板块分化轮动。后续他看好制造、周期、消费等顺周期板块。(2024-10-27 06:54:00)
如何看待当前市场走势?对此,东吴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刘元海表示,聚焦有中长期产业发展趋势的方向,具体看好受益于政策驱动的内需和顺周期方向,以及科技、创新药等产业方向刘元海表示,投资回报通常来自对优质公司的长期坚守,没有人能够精准预测短期涨跌,频繁择时有可能错过投资机遇,也可能进一步放大亏损。在此过程中,投资者要系好安全带,理性看待市场短期波动,做好组合风险管理。(2024-10-21 01:41:00)
尽管震荡行情不止,但由于多个热点板块接棒,截至11月27日收盘,沪综指11月以来涨幅已达5.7%,为年内月度涨幅次高,之前券商预测的“跨年行情”似有启动之势。陈果强调,就顺周期板块而言,需求端有自身库存周期与行业周期逻辑,供给端有收缩或产能退出的方向,这些方向的持续性可能超越市场预期,投资者需特别注意。行业上建议重点关注白酒、白电、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化工、机械、有色、煤炭、钢铁、保险、银行、券商、半导体等。(2020-11-30 05:47:00)
内有A股监管从严升级,外有美股高位破位下跌,沪综指本周重回振荡箱体的下方。国庆长假将至,市场进入缩量调整期,后市突破方向未明。本月,沪综指破位下行,周K线有填补7月6日的3152至3187点的缺口的技术需求。往年十月行情主线多是三季报热炒期,只是今年漂亮50股多数估值处于历史高位,且近四年来累计涨幅过高,制约了大盘上涨空间(2020-09-28 07:53:00)
本周一,A股各类股指均涨,低价股表现较好,高价股稍弱,多空力量比较均衡。截至收盘,沪综指涨0.57%至3278.81点。至于不少绩优股的估值偏高,投资只可适度警惕,不用太过放在心上,因这种情况有可能成为“新常态”。近年来机构占比越来越大,而这天然会造成优质股较以往更难深跌。(2020-09-15 00:02:00)
在A股市场底部做多氛围渐起、酝酿反弹之际,基金经理的人事变动也愈加频繁。2月11日最新人事公告显示,长城基金基金经理何以广卸任其在管产品基金经理职位,将由公司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杨建华率领旗下绩优基金经理赵凤飞、苏俊彦、周诗博、韩林、唐然分别接任周诗博则在四季报中表示,经济复苏可能是 2023 年股市的线索,但是整体复苏的斜率可能会不及预期。另外消费以及地产链整体收入增速都不是很快,高端装备和先进制造板块的估值和业绩增速具备较高的性价比。(2023-02-11 00:06:00)
自2月2日起,去年股基冠军黄海管理的万家精选(519185)暂停大额申购,单日限购金额为100万元。另一方面,该公募人士也指出,“有些投资者看到这只产品业绩上涨,可能就会大额买入,但业绩并不一定会一直保持领先,可能会存在阶段性追高的风险,限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追涨杀跌。”在他看来,基金限购的现象,未来会越加常态化,建议投资者做好投资规划,理性选择合适的投资时点。(2023-02-03 00:16:00)
近日,在A股市场有所回升的行情下,多只绩优基金“闭门谢客”。2022年度冠军基金万家精选宣布自2月2日起暂停100万元及以上的单日申购,招商竞争力混合一个月内连发三次限购公告,限购金额从10万元降低至1万元信达澳亚基金经理李淑彦认为,规模增加确实会对业绩造成压力,但规模其实并无绝对的合适标准,它还和基金经理投资方法论有关。如果更关注公司基本面和长期发展潜力,规模半径可以拓得更宽;但如果关注的是短期行业的景气度,就更适合灵活的小规模基金。(2023-02-03 05:56:00)
A股9月24日启动行情以来,股民关注个股估值提升,基民关心基金净值回撤的修复速度。《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4年进入四季度,主动管理型的权益类基金中,多数产品已经实现年内业绩“转正”,而需看到的是,市场上仍有不少产品净值在1元面值以下,甚至在0.5元以下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需要不断打磨和精进自己的投资能力和投资策略,持续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超额收益,才能在投资长跑中胜出。另外,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也可以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积极地向投资者阐述自身投资策略的特点和优势,从而建立和巩固自身产品的号召力。(2024-11-13 21:57:00)
随着行情的演绎,基金业绩水涨船高。截至11月11日,主动权益类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涨幅接近10%,超200只基金的净值创下历史新高,但从整体来看,基金首尾业绩分化加剧。诺安基金表示,站在科技板块起舞的当下,关注旺季消费电子终端销售和产品创新、工业和汽车芯片需求拐点。(2024-11-13 01:33:00)
“手里的股票回本了,但买的基金净值还在腰斩。”这句话似乎成了不少投资者的真实写照。江瀚也表示,宽基指数作为市场整体表现的代表,其涨幅往往受到多种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增长、政策变化等。因此,主动权益型基金要想跑赢宽基指数,不仅需要具备优秀的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还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宏观经济变化,灵活调整投资策略。(2024-11-13 20:07:00)